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在线阅读 - 第268章 有朕撑腰

第268章 有朕撑腰

    一个好人,生平做了一件坏事,那么他在世人眼里,就是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坏人。

    一个坏人,因为一件好事,被载入史册,或是被世人广泛知晓,那么他就是好人。

    换而言之,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在最后的晚年,打了一场败仗,那么他在后世人的评价中,肯定会一落千丈。

    就拿白起这件事情来说,他虽然打了胜仗,可却杀了俘虏。

    若干年后,当老秦人阅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会说,这个白起,是一个屠夫,刽子手。

    不值得被世人传唱。

    除非他能以死谢罪。

    身为兵部尚书的曹操,当然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他才说,为了保护白起,来到了这史馆,找到了太史令司马迁。

    后者正色道:“你来晚了,我已经写好了。”

    说着的同时,还将几张纸递给了曹操。

    他拿来一看,顿时深深皱起眉头。

    只见上面写到:【承平六年十一月三日,时任云州守将武安君白起,于城中无端杀俘两万...】

    “这句话,不能写在史书上。”

    曹操极其强势的说道。

    闻言,太史令司马迁轻笑道:“你是史官,还是本官是史官?本官如何写史,还用你教?”

    曹操沉声道:“要是这句话,写在了史书之上,将来后世人该如何看待武安君?

    未来陛下又将如何处置武安君,才能给天下一个交代?

    武安君是在为我大秦作战,毫不违言的说,正是因为他的存在,你才能稳坐此间,书写我国朝之史。”

    司马迁的态度也很强硬。“我是史官,如实写史,不可欺瞒于后人,这是我身为史官的底线。”

    曹操瞪向他,半晌后,才无奈道:“稍微改一改吧,最起码,武安君不是无端杀俘。”

    司马迁毫不退让道:“要改也可以,你去告诉陛下,罢了我的官职,不过,即使在野去写野史,本官也会如实执笔。”

    曹操大怒道:“你写的不是史,是一个本该有着大好前程,誓死为国朝守着国门的将军之未来!

    你真该到前线去看一看,那些晋军将士,是如何杀我秦人,戮我子民,等你看到之后,再来说,这俘虏,该不该杀!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可是晋国的史官,不会记载他们所犯下的丑陋行径,他们就连入侵我大秦,都可以写成是一场正义之战!”

    说完这句话,便就丢下那张纸,拂袖而去。

    司马迁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拿起那张纸,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良久之后,才用墨渍将那行字全部涂抹,然后重新写到:

    【承平...云州守将武安君白起,因忧降俘叛乱,干扰守城,遂坑之,数两万...】

    换了一个写法,将来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会有所不同。

    写好之后,司马迁苦笑道:“今日之书,将来又不是不会改,何以这般生怒?”

    他是在指曹操。

    事实也确实如此。

    身为史官,首先要做的,是将当前发生的事情,如实记录下来。

    然后等到将来,需要改的时候,再去做出一些修整。

    比如,有后世史官,奉上头的命令,或是心血来潮,要为某个人单独列传,那么就会根据之前所写的史料做出进一步修整。

    “今日能杀俘,明日便能杀俘,难道要每一次为他说辞?你真当史官的字不值钱?”

    司马迁叹了口气。

    在这个世界,最贵的字,可能就是史官笔下的字了。

    他们记录一个人的功绩是非时,多一个字或者是少一个字,都足以影响后世人的判断。

    随后,曹操知道司马迁更改的消息时,显得颇为高兴,向蔡京笑道:“看来这司马迁,也不是太迂腐。”

    闻声,蔡京可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反而还有些忧虑,

    “白起这次,可算是捅了一个大篓子。就是不知道,陛下那边,该如何处置他。”

    曹操道:“陛下贤明,应该不会处置有功之臣,更何况,陛下熟知兵书,也应该知道,那两万人,不得不杀的道理。”

    蔡京叹道:“可是,白起此举,无异于是将我大秦,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是一件麻烦事。”

    函谷关。

    霍光正在向嬴渊汇报这件事情。

    由于丁白缨选择留在了城关内,所以,她也就担任起了嬴渊的贴身护卫与婢女。

    霍光在讲完白起杀俘的事情后,便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将如何处置武安君?”

    自从远征战役以来,他与白起的关系,算是比较好的。

    自然不愿看到白起出事。

    但这一次,对方闹出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

    毕竟,列国间,还从来没有过杀俘的事情传出。

    如今先例已有,将来,不知又将发生多少次这种事情。

    而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白起。

    嬴渊尚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下意识反问道:“处置?打了胜仗,为何处置?”

    难道打了胜仗,还能处置的吗?

    这算不算违背系统的约定?

    如果不算的话,那可真是一件喜事啊!

    霍光愣了愣神,未经深思熟虑,便直言道:

    “回陛下,武安君此次杀俘,传到各国民众耳朵里,只怕会影响我大秦口碑。

    甚至还会因此引来列国厌恶。”

    话音刚落。

    嬴渊先是感到一阵失望。

    就说啊,有功之臣,怎么能处置呢?

    不过,很快他便又激动起来。

    杀俘能引来各国的厌恶?

    这要是其余各国,一同伐秦,那秦国就算是有通天的能力,也得灭亡吧?

    想到这里,嬴渊便直接开口道:“有功之臣,朕为何要处置?朕不仅不会处置,还会重重赏赐白起。

    告诉他,不要怕因为杀俘这种事情,而有什么心理负担,让他大胆的去做,一切都有朕给他撑腰!”

    刚说完,霍光便震撼到瞠目结舌的地步。

    陛下...

    这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功是功,过是过。

    有功当然赏,可白起有过,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为何陛下肯为他避重就轻?

    还说,不要让他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难道,陛下是想表达,只要能打胜仗,杀再多的俘虏也没事的意思?

    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吧。

    一切有陛下撑腰...

    白起啊白起,你真应该庆幸,以你这种性格为将,万幸遇到的是像陛下这样的皇帝。

    霍光认为,嬴渊肯定是那个意思,但是,有些话,不能明说。

    只要能打胜仗,能护卫大秦,用什么手段都无所谓了。

    但是,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尽可能的还是要隐晦一些。

    这也是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陛下不愿明说的理由吧?

    陛下...

    当真是圣明!砂糖橘子的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