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都市小说 - 重生从村医务室开始在线阅读 - 第708章 言传身教

第708章 言传身教

    有一个老中医专家这时说道:“我赞同楚医生的提议,民间有不少老中医家学渊源,这些人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在中医的传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手上掌握着很多的治病良方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他们的医术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的,治好过很多患者,深得老百姓的尊敬,我觉得可以请两三个这样的名医过来坐诊!”

    “这样一来,我们科室的医生们,无论是老资历的年长医生,还是年轻医生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中医知识!”

    卓越听完后点头说:“袁大夫说得很好嘛,要我说啊,真要比起诊脉、辨证的水平,我们这些人还不一定能比得过人家,民间那些老中医们用的是实实在在的中医手段,而我们这些人或多或少夹带着一些西洋的招数!”

    “好,除了楚风刚才提的意见之外,还有谁可以说说?”

    这时袁老大夫说道:“主任,我认为无论是我们科室的年轻大夫,还是其他医院的中医年轻大夫们,又或者是中医学院里的那些娃娃们,都普遍存在着诊断和辨证能力的问题!”

    卓越连忙说:“请袁老详细说说!”

    袁老点头,说道:“我们都知道中医诊断依靠望闻问切,就单说切,这个诊脉的问题,很多年轻医生、学院的娃娃们都不能准确的切出患者脉象,你号脉都号不准,还谈什么辨证呢?谈什么开方子呢?还有望、闻、问这些方式,要把这些方式和切脉结合起来给患者做出诊断,才能进行辨证施治!”

    “而如何辨证又是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如何用药?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娃娃们在学校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现在都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很少有主动追根溯源的,比如我要祛湿,有这个功效的就有好多种,在配伍的时候为什么独独要用这一种,不用其他药呢?学生们听老师说要这么用,就这么用,看书上方子是这么写的,就用照本宣科,你这样给患者使用是没错,但治不好啊!”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卓越接过袁老的话说道:“袁老说的这些的确是如今中医传承和正在学习的医师们的现状,在学校里,老师没有手把手的教,诊脉是一个靠感觉和经验积累的技术,比如说脉象中的滑脉,我们形容它是诊脉者感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就像是珠子在圆盘里滚动一样,这只是我们的形容,难道我这么形容了,学生们就知道滑脉是什么样的吗?不能!必须要亲手去切脉感受,感受这种滑脉的脉象次数多了,才能记住、确认!这需要老师事先找到有滑脉脉象的患者,然后让学生们一个个去切脉感受,纯粹靠嘴说有什么鸟用?”

    “另外呢,同一种脉象有强弱,有的学生不自信,或者说感官不那么敏锐,同样是滑脉,脉象稍微强一些或者弱一些,他就无法判断了,又担心判断错误!”

    “很显然,患者不可能只有一种脉象,都是多种脉象夹杂在一起的,甚至有些脉象隐藏在其中一种或两种脉象的后面,你不仔细去体会感受,很可能就会失察,这些种种都需要一个中医师大量的实践,咱们先不说外面那些住院医、什么规培和研究生实习生们,就你们几个主治医师,只怕都还无法准确的判断一个患者的脉象,大体的脉象你们判断出来应该没问题,但是要说道细微之处,你们就不行了,还是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有什么不懂的、拿不准的不要轻易下结论,可以问问副主任、主任医师们,向他们请教不丢人!”

    这时袁老举手说:“卓主任,老夫提一个建议,今后我们在查房过程中增加一个环节,每个副主任、主任医师必须要向所带学生们传授诊断经验,望闻问切四种方式,带教老师要现在拿患者做例子进行现场教学,望,如何望,望哪里,患者脸色有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出现这种情况,反应在身体哪些位置处了问题?闻,怎么闻?问,如何问才能最快搞明白患者的症状;切,老师先给患者切脉,然后换学什么一一上前实践,不能自己随便说两句就敷衍了事!”

    “除了这些,带教老师还应该在病房里根据患者的症状向学生们分析,如何辨证,如何用药,为什么要这么用,要讲清楚!”

    “此外,还应该每天下午抽出两个小时,由一个老师向主治及以下职称的医生们讲课,分析住院患者们的病情,拿出以往类似的病例进行对比,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用药禁忌、关联的药方等等都可以拿出来讲!”

    一般来说,出去坐门诊的,中医科的下午医生们基本没什么工作,腾出两个小时专门研究患者们的病情,还可以跟着老师学习很多相关联的知识、病例,这对于那些实习生、规培生、研究生等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只要老师不敷衍了事,只要他们肯认真用心学,有不懂的就问,几年下来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现在又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想象,就是学院派的中医师们瞧不起那些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的民间乡村中医,认为他们是野路子,很多用药开方的原则都不懂,甚至有很多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懂。

    而中医博大精深,一个医生穷极一生只怕都学不完,且不说那些没有进过学院学习的民间中医,就是学院派的医生们也只是窥探了冰山一角而已,真要说起来,也只不过是一百步笑五十步罢了。

    有些民间的中医师,他们的确是没有太深厚的中医功底知识,但是有传承的中医师在某些药方,某些中药的使用方面却是炉火纯青,有些中医师仅仅只掌握切脉一种诊断手段,却能够精准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

    学院派的中医师们瞧不起民间中医,自认为是科班出身,高人一等,可老百姓却又瞧不上学院派的中医师们,中医没学好,洋玩意也学得不精,患者找西医治疗无效之后,只能抱着最后的希望去看中医,可没想到这些学院派的中医并不纯粹,使用的手段中夹杂着洋货。紫霄客的重生从村医务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