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我的倒霉儿子们在线阅读 - 秦始皇篇34

秦始皇篇34

    扶苏之所以能如此痛快的放下,其实不过三点原因。

    第一点是他看透了一切,并非他想象的那样,完美的幻想被打破,自然会有所落差。

    第二点是,无论是云落还是嬴政对这门婚事都不同意,他也不想让父母为难。

    第三点其实也是因为眼前这堆幕僚们的存在。

    他们提醒了他,他们的存在告诉了扶苏。

    他是大秦的嫡长子,他的目光应该放在国家大事之上。

    无论是进攻外国还是修建陵墓,亦或是,各种各样的国家大事之上。

    父母从小培养他不是为了让他因为爱而乱智。

    再说说起来,他与那位吕姑娘也从未有过逾越之举。

    从头到尾他都说的很清楚,不会娶她。

    只不过是吕姑娘一心一意的非要嫁给他。

    自始至终他未坏那姑娘名节,只不过在心中有小小的期盼。

    而这番话除了云落他未跟任何人说起。

    所以该断就断了,狠心也好,无情也罢。

    这世上一定是要有比情爱更加重要的事。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他也愿意遵从自己的心,无论怎样都好,只要他开心快活。

    可是有些事情注定不能尽如人意。

    随着这两天红玉明月的点拨,政事的繁忙,个人情爱儿女小节,就全往后面放吧。

    之后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既然太子妃人选已定。

    为了给这位未来的太子妃面子,也不可能让这小妾先她一步进门。

    更不可能在刚娶了太子妃之后立马就娶小妾。

    这样一折腾也把吕雉的年华都折腾完了。

    倒不如放手,各自安好才是实在。

    收回了自己的心思,扶苏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众位幕僚。

    “多谢各位,不过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思考,到底该怎么办。

    至于扶苏的婚事,等到扶苏大婚之时,定会请各位先生一同吃酒。”

    听到胡苏这么说众人立马开心的点头。

    随后将刚刚商量的对策说了出来,说起这对策还要多亏了韩信。

    众人一直在犹豫,到底是要选一还是选二。

    是韩信,给大家开辟了另外一条路。

    “公子,刚才大家商议了一下,原本是各持己见。各有千秋,后来还是这位韩信先生说了一个绝顶妙计。

    不如公子听一下如何。”

    随着其中最年长的孙先生说话。

    其他幕僚都将目光转向了韩信身上。

    韩信刚刚加入这里没有多久,此刻一向小心谨慎。

    不过听到这几位中最有名望的孙先生,给自己机会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站了起来,躬身行礼,讲述起了自己的办法。

    “多谢孙先生,多谢各位,既然这样就有草民来向太子爷说一下。”

    众人见韩信如此有理,纷纷赞扬的点了点头。

    孙先生更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对这位新来的幕僚十分欣赏。

    就连扶苏都忍不住想看看,韩信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韩先生请讲。”

    图书语气温和,满脸都是礼贤下士。认真倾听的模样,也让在场的诸位全部都将目光转移到了韩信身上。

    “回公子,属下认为,其实各位先生说的都有道理。而陛下之所以提出这些,是因为无论哪一个都是当中的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齐头并进,为何非要舍一方呢?

    当然了,公子所说的人力物力跟不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秦国一统,六国归心,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力,国家也确实没有办法弄出更多的精力,去兼顾两处。

    不过如果我们出兵国外,成功的掠夺了各国的资源,那么无论是资源土地还是各种俘虏,那岂不是手到擒来。

    如果我们用那些俘虏来修建陵墓或者是长城,那岂不是一举两得。

    往日里,作为俘虏者都会收编于我国,共同建设大秦。

    不过接下来要打的可不再是我们中原大地的人们了。

    他们与我们的信仰不一样,与我们的祖先不一样。

    七国割据之前,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在中原大地。

    我们虽然分属各国可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都是曾经夏朝商朝留下来的遗民。

    这些年七国争聚,谁不想一统江山再让曾经这个破碎的家聚在一起。

    我们是一家人,也正是因此,当今陛下对国家的所有百姓一视同仁,屡施仁政。

    如此让我们恢复了当初中原一统天下归一的模样。

    但是他国的人民我们接下来要攻打的地方,那些百姓可不是我们中原子弟呀。

    他们其中有匈奴。有野蛮人,有金发碧眼的鬼毛子,根本不是我们华夏血脉。

    若是能征战的同时俘虏大量奴隶,源源不断的运输回来,让他们在我们的国家建设,那岂不是一下子就解决了人口短缺的问题。

    更是不用担心如何处理这些非我族类的异类。

    要知道那些荒野蛮人,匈奴野人,他们可都是没有礼仪,如毛饮血之辈,更有甚者,以吃人为生。

    如此蛮荒怎配成为我大秦百姓。

    这样的人,就算是投降了,咱们也绝对不会留下。

    众所周知,修建陵墓者属实不少,自古以来修建陵墓之后,为保帝王陵墓之完整,所有修建者有大部分都会…”

    灭口两个字,韩信没有说出来,可却是血淋淋的事实。

    无论是夏商西周还是七国争雄,哪一个帝王修建陵墓之后,都会把那些修建陵墓的劳工集体坑杀。

    因为他们不会放这些百姓出去,让他们将自己的陵墓告知世人。

    就拿秦皇的陵墓来说,修建者十万有余。

    虽然秦皇用了兵马俑代替活人殉葬。

    可是那些修建陵墓的老百姓也没有一个活着回去。

    虽然残酷,可却是事实,稍微有点见识的都心知肚明。不过也没人指责,这是自古以来就传下来的,虽然残忍可却,世代如此。

    韩信看着众人心有戚戚的模样,继续说道。

    “可若用了那些化外野蛮人,那真是废物利用了。反正最后都要一死,不如让他们在死之前帮咱们好好干个活。

    如此倒是省了我秦国的百姓,陛下和太子都对征战国外意志坚定,此举岂不一举两得乎。”

    韩信的滔滔不绝,让在座所有人都感慨,果然一山更有一山高。

    就连扶苏都忍不住赞叹,谁能想到自己意外之中得到的人才竟然有如此远见。

    “好,先生所言甚是,一举两得,正是如此。

    说起来都怪扶苏,净想着忠义两难全,把这两件事当成了对立的事情,说给了大家。

    让大家犹豫了好久,难以取舍。不过先生们讨论之后,竟然还能得到如此让人满意的答复,真是扶苏之幸。

    多谢众位先生,大清腾飞就在此时,诸位先生都是日后大秦的功臣。

    扶苏在此拜谢各位先生。”

    扶苏谦逊有礼的站了起来,朝着诸位幕僚深深作揖。

    直接让这几位先生受宠若惊,纷纷回礼,口中撑着,不敢不敢。

    而扶苏在一番寒暄之后,立马欢欢喜喜的带着自己这个办法,开开心心的入宫了。

    这段日子他与嬴政,为此事操心不已。

    一方是前途远大的辽阔疆土,一边是生产力,内需跟不上的国家内政。

    他们为此纠结了好久,如今倒是意外得了一个不错的办法。桃子晴朗的清穿之我的倒霉儿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