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KASHIKO女士
嘉禾片场,B号摄影棚。 “KASHIKO女士,我这样打光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女主角此时半人半鬼的心境。” 杨秋稍稍停了一下,双手比划了一个略微正方形的取景框,伸到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面前,继续专心介绍道:“你看,透过打光形成的阴影,女主角的脸上一边明一边暗,正好反应了她此时的内心。” 妇人听着杨秋的讲解,头微微往前探了探,看着‘取景框’里的画面,下意思地点了点头。 “杨先生的电影技术,我还是非常相信的。”妇人微笑着说了一句,然后看着杨秋赞道:“您的那部《胭脂扣》,我去看了,无论从电影语言还是情节上来看,都是一部好片子。” 杨秋嘴角微弯地轻笑了一声,谦虚道:“谢谢KASHIKO女士的欣赏!” 《胭脂扣》的上映果如预期的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毕竟坊间最近一直流传着,这差不多是一部根据李俪华真实情史改编的电影。 这年头没有什么狗屁倒灶的娱乐报,但大众们又喜欢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所以自是惹得八卦的老百姓纷纷进入了戏院。 票房一片大好。 新华重启的第一部片子如此顺利,作为老板的张善昆很是高兴,刚把电影的星马版权卖给了邵氏,便又马不停蹄地打算上马那部《月儿弯弯照九州》。 然后,川喜多夫妇就忽然来香江了。 上次川喜多夫妇来香江,是为了给东宝考察香江的电影市场;而这次两夫妇重临香江,是为了协助东宝在香江设立办事处。 兼带着,顺便访友。 不过说是协助东宝设立办事处,其实两夫妇的具体作用,便是带着东宝驻香江的一个发行经理,拜访结识各个香江著名的电影人。 张善昆在内,杨秋当然也在内……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自然的。 作为张善昆投资的现在正在热映的片子,川喜多夫妇也受邀观看了这部影片,然后便是川喜多夫人KASHIKO女士对这片子的赞不绝口。 结果便是两夫妇跑来嘉禾,探杨秋的班了。 “杨先生,我和我先生两人,已经决定,将《胭脂扣》发行到霓虹去了,这的确是一部好电影。”KASHIKO女士看了一眼身旁的丈夫,侧头亲和地对着杨秋说道。 “哦?!这是好事啊。”杨秋眼睛一亮,有些兴奋地对着两夫妇道:“霓虹的市场庞大,我们的电影能打入其中,对于华人的电影事业,的确也是一种良好的刺激,真是谢谢两位的帮助了。” “不用谢,我们也是见这部电影的确优秀,才会如此的。”川喜多长正摆手笑道。 对于杨秋和张善昆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帮助。 以及……信号。 霓虹的电影市场这两年一直发展迅速,但中国电影却一直打不进去,反而看着美国和欧洲的电影,一路在霓虹攻城掠地。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不是华语电影不好,而且霓虹对于国外电影一直限额。 早在二十年代末期,霓虹政府便颁布了外国电影的准入制度,限制了外国电影的大肆进入。 比如发行外国电影最为积极的、川喜多长正的东和公司,在全盛时期一年也只有三十部电影的额度。 二战期间甚至一度跌至十部。 及至前两年川喜多长正恢复自由身,重新掌握住东和后,一路慢慢发展,现在东和的引入额度,也才堪堪涨到一年二十部。 二十部看似很多,但就美国和欧洲的体量加起来,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自然在片源的选择上,东和便要精益求精。 所以以前川喜多夫妇发行的外国片子,基本大部分都是欧洲优良的文艺片,亦或是美国的一些好片子。 倒是从来没考虑过香江电影。 现在,他们终于把眼睛转过来了,这的确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杨先生,听说你开办的演艺训练班里面,有专门的配音班?”川喜多长正埋头寻了一圈,没看见现场有收音设备,便饶有兴致地问道。 杨秋轻轻颔首,解释道:“的确有,我这人拍片一向不喜欢现场收音,怕影响画面效果,香江的配音人才又少,所以干脆自己开了一个配音班。” “影响画面……”川喜多长正微微皱眉,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怎么?”杨秋扫了一眼摄影棚,转头问道:“川喜多先生还对配音有兴趣?” “噢,不,杨先生你误会了。”川喜多长正摇了摇头,看着杨秋笑道:“对配音有兴趣的,是东宝。” “东宝?” 川喜多长正点了点头,应道:“嗯,东宝既然在香江设立了办事处,自是想将霓虹的片子发行过的,所以他们想找人,把那些电影翻配成中文。” “但是,他们却找不到合适的专业配音员?”杨秋打趣地摊了摊手,双眼发亮地问道。 “的确!”川喜多长正也很是滑稽地耸了耸肩,笑道:“东宝想找的,不是简单的配音员,而是有一定功底的,又对华人电影以及华人观众,非常了解的翻配者,你知道的,在霓虹这很难找。” 杨秋点了点头,又添了一句:“这在香江也很难找。” 这年头的香江电影,除了嘉禾的几个怪胎导演,喜欢后期配音外,就连巨头之一的长城,都是现场收音。 在这时候当个专职的配音员,怕不是得直接饿死…… 嘉禾的配音班招生广告放出去一个星期,直接报名有志于配音员的人还不到二十个,后来经过音质音色的考察,招收进来也就仅仅五人。 其中国语组两人,粤语组三人。 至于学生的人员缺口,倒是只得等演员班的那些新学员入学后,互相补齐了。 “所以啊,杨先生,如果你有意的话,我可以帮你跟东宝那边说一下,看能不能促成这次双方的合作。”川喜多长正脸色微正地说道。 “噢?我当然有意,嘉禾要是能跟东宝合作,简直荣幸之至。”杨秋也是收起笑脸,正经异常地答道。 “那我回去,便跟东宝那边说合一下。” “谢谢川喜多先生!” “不用谢。” 旁边正看着杨秋分镜头脚本的KASHIKO女士,侧头瞧着丈夫和杨秋说完了话,忙指着分镜头脚本道:“杨先生,等这部电影完成了,能通知我一下吗?……嗯,我想看看这部电影。” 川喜多长正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但却没有说话。 杨秋倒是点了点头,微笑道:“KASHIKO女士想看这部电影,鄙人自是欢迎至极。” 提起川喜多长正,很多人自是眼明耳熟,知道其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制片家,以及更为优秀的电影发行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夫人KASHIKO女士,其实也是一位优秀的发行人。 比如后世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提起霓虹的制服少女,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什么‘白领’或是‘警察’之类的。 脑子里第一映像,绝大多数便是那些水手服的女学生。 那是什么时候开始,制服少女这一词和女学生联系在了一起呢? 答案是1932年。 这一年,KASHIKO女士在德国购入了一部名为《穿制服的少女》的电影,本不被川喜多长正看好的这部电影,结果却在霓虹一路大卖,民众甚至顶着寒风排队购票。 而电影里的女主角,便是一位穿制服的女学生。 当然,更为刺激的要属电影内容。 这部《穿制服的少女》,讲述的是在一座戒律森严的女子学校里,一位常年穿制服的女学生,喜欢上她们老师的故事。 另外,她们的老师,是女的…… 所以《穿制服的少女》,可谓一部上古时期的百合禁断师生恋电影。 从KASHIKO女士对这部电影喜爱程度,便能明白这位文艺女士,对待那种新类型电影的态度。 起码,不会一上手歧视。 《阿婴》能入她的眼睛,也便实属正常了。一壶大麦茶的香江七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