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其他小说 - 我和女民警张琴(全)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难事,我联系了迟小秋,她告诉我近日就可能动身来渝。

    按照实现商量好的,我先约见广播电视周报的社长于文玲,这是个女的。

    手里有一张国际俱乐部的金卡,办公室主任告诉我,里面有5万元预付款,

    消费完了随时注入金额。

    重庆阳光灿烂的天气在这个季节不是很多。我早早来到俱乐部,没有几个客

    人,看了看离约定时间还有一个钟头,索性换衣服游泳。泳池比汪泓带我去的那

    个山庄大一些,30分钟之后上来淋浴,吹干头发,看了看镜子里面,运动之后

    脸色红润,有了一些朝气,眼袋也收缩了。换好衣服来到餐厅,挑了一个面对庭

    院的窗户边坐下,等待于文玲的到来。手机响,是汪泓。「怎么样,还没有见面

    吧,我是提醒你一下,于文玲的老公原先在市里当过常委,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只是后来她老公被免职了,所以不是很得意,你说话注意分寸,」

    汪泓考虑的很细致,毕竟这次改革要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而且这些人的

    反弹有时候能量很大,所以,这一个环节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满足一些人的条

    件,无非是职务上和背后的经济利益上。只要对集团将来发展有好处,不是很过

    分都可以满足,毕竟集团改革早一天走上正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早一天改善,

    带来的收益将是巨大的。

    一个女人走进了我的视野,外套脱下交给服务生,一个人拎着手包走了过来,

    眼神告诉我这是找我的,她就是于文玲。「您不用介绍,我见过你,在市里宣传

    部门改革动员会上你发言的时候。我就是于文玲。」

    干脆直截了当,透着一种成熟的干练,和汪泓的风格相似,但是表情和眼神

    比较温和大方,没有汪泓那种生硬的警惕感。

    我示意服务生把菜单递给于文玲,「还是你点吧,这里我还是第一次来,不

    熟悉这里的菜谱,顺便给我的司机点一份简单的,他在外面吃。」

    一句话就反客为主,大家闺秀呀。我点了几道菜,也给司机点了,然后问:

    「您不开车,中午可以喝一口红酒?」

    「可以,下午没有会,要一杯红酒。」

    我也要了一杯,算是陪酒。谈话顺利,我尽可能详细的介绍了今后集团改革

    要做的,重点介绍了改革之后带来的更多机会和光辉前景,于文玲听得很细,看

    得出她很用心,我判断她一定是要积极投入和参与,争取在集团内部有一定的地

    位和发言权,这不是私心的表现,而是一个成熟女性充满智慧的高水平的判断。

    所以,我很快就不再绕圈子多说,「于社长,我可能不用多和你介绍和沟通其他

    的,我看出来你非常支持这次改革和集团合并改组,虽然你没有说明,但是你一

    定有自己的关于这次合并改组的摄像和建议,甚至集团将来前景和经营等等,我

    们方案中没有的,你也一定由一个设想或者框架甚至细化的办法措施在脑子里。」

    于文玲仔细的打量了我一下,「陈总,我不客气的和你说,你很出色。我们

    没有谈论几句话你就能够作出这样的判断,你这个人令我折服。」

    我没有表示出来得意,谦虚的低一下头,表示认可她的话。「我听说你是来

    这里挂职的,一位你和这次这个方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现在我可以判断,

    这次改革方案的真正的思路很大程度上出自你,我说的没有错吧?」

    我点了点头:「我参与了方案的讨论,并且发表了意见。」

    于文玲看到自己的判断等到证实,满意的笑了。她的牙齿很白,脸色红润里

    面透着白皙,保养的很好,不能判断她大概多大,应该是和张黎相仿。

    接下来就比较随便了一些,于文玲一点也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她也毫不保留

    的托出她的一些想法,我私下断定,汪泓如果是个出色的总经理的话,于文玲的

    水平应该在汪泓之上,是个可以统领全局的董事长的合适人选。如果我能决定,

    肯定是这么安排,但是目前的现实是汪泓要合并她的报社,之后她将要成为汪泓

    的下属。

    「你知道中宣部调研组什么时候来吗?」

    于文玲看我沉默在想心事,问我。

    我不好意思,好像被她看出来一样,「就这几天。怎么,有需要我帮忙的?」

    我意识到这句话我说的不合适,毕竟我们刚才认识,而且我是在帮助汪泓工

    作,却好像要给她帮忙一样,连忙补上一句「也许不到你们那里参观。」

    于文玲笑了,一点责怪的意思也没有:「我不是请你帮忙让我见他们或者是

    请他们去我们那里,我理解你的意思,有关这次该组合并的事情,我已经按照正

    常的手续向分管司局和市里提交了相关报告。」

    我比较激动,我喜欢和极为聪慧极为成熟和有智慧的女性在一起聊天谈话,

    于文玲也很知己,和我在短短几十分钟里就有了高度的默契,所以,喝茶的时候,

    我们的话题已经不是工作而是家常了。于文玲47岁,77年恢复高考就考上了

    四川大学,毕业后分到北京,结婚后随丈夫调到重庆至今,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