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交税是不行滴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交税是不行滴

    大乾王朝的官员们,其实在投靠大乾之前,就没有几个指望自己现在能够挣多少钱。

    没办法,身为老前辈的大明的官就是那么做的。

    一看俸禄穷的可怜,真正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未来其他方面。

    真靠死俸禄,能饿死人。号称海青天的海大人,就活活的饿死了闺女。

    所以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为官,想要发财,还得看自己的手段。

    当然,大乾现在不允许大家伙这么玩,贪赃枉法的处罚十分严重。

    不过大家也不怕,因为跟着那么一个上升的王朝,日后肯定少不了富贵的。

    所以大家多少都有些吃苦心理准备的。

    甚至很多人都觉得不错了,现在起码可以吃饱饭了,当初日子艰难的时候,大乾还要靠大王打猎捕鱼养活呢,大家不也过来了么。

    可是楚行却不这么想,之前大乾的条件太困难了,就拿东镇庙时期来说,能有口吃就不错了,还想着发俸禄?

    但是现在大乾不一样了,攻城略地拿下了那么多城池,行政团队也日益扩大,没有钱肯定不行。

    尤其是中低级官员,他们没有为大乾立下多么显赫的战功,家里确实贫困,养家都困难。

    所以这俸禄该给,楚行还是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的。

    这一点还是让翟俊山比较欣慰的,虽然一年拿个九百多两银子,一千两银子都还不到,这和明王朝那种随随便便当三年县令都能捞好几万两银子比起来不算什么,但也算是切实的改善了大乾王朝的官员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这账上明明说自己的每个月的俸禄有八十多两,但是到手的只有六十多两银子,这就让翟俊山他们有些想不通了,在还没有白银大量内流的情况下,这十多两银子可是相当的多,这年头明王朝的尚书大人们,一年也就一百多两银子俸禄而已,这平白无故少了十多两银子他们不愿意啊!

    一开始翟俊山和其他人一样想不通啊,但是后来逐渐也是想开了,这不就是明王朝里的漂没吗,上头给一百两银子下来,漂没个三五成正常的话。

    虽然这么想给想通了,但平白无故就少了这么多钱这要是说不心痛是不可能,心甘情愿也是放屁的!

    要是财政困难,你不发也就不发了,大家伙也没说什么啊,想当年东镇庙时期,他们一毛钱不拿,但是也照样干活啊。

    等到了拿下安丘县时期,他翟俊山每个月只有那么区区三四两银子补贴家用,但是他也是继续干啊。

    怎么这大乾王朝规模越来越大,表面上给大家伙的俸禄也是越来越高了,但是为什么就是越喜欢搞这些弯弯绕绕呢。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个税的提出是楚行所提出的,并且也只局限在官员的俸禄里施行,而且克扣的税额其实也是经过仔细算过的,因为本来给县令级别的官员俸禄,就只有六十四两银子而已,但是楚行愣是让提高到了八十多两银子,然后再来一个扣税。

    他的目的自然不是说为了克扣官员们的俸禄,而是为了建立缴纳个税这个观念,为后期,也许是几十年后向全社会推广做一个铺垫。

    此时翟俊山一边心痛着自己被扣掉的俸禄,一边是看着眼前这些愁眉苦脸的士绅商人们。

    看着他们的脸色这么难看,翟俊山的心情就是莫名其妙好了起来,老子都要被扣税,你们竟然想要逃税漏税,而且还找到老子衙门上来,看老子,不,本官等下怎么摆布你们。

    当即就是轻咳了一声,然后道:“诸位都是我赣榆县栋梁,怎么今天都跑到县衙来了!”

    翟俊山一开口,下头的众多地主和商人们就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个看样子已经是有六七十岁,身子都是直不起来的老头子上前了两步开口道:“启禀翟大人,草民等有冤情陈述!”

    听到翟大人这个称呼,翟俊山又是暗爽了一把,今天也不是他们第一次来找他了,之前就看来找过几次,一开始都是架子摆的特别大,一点都没有把他这个大乾王朝的赣榆县县令放在眼里,甚至连一句大人都不肯说。

    但是在翟俊山连续拒绝了他们的求见后,这些人终于是放低了架子,态度越来越低微,这个时候,翟俊山才是接见了这些人。

    翟俊山,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然后一脸疑惑的问道:“如果有冤情,可以去找巡捕房,巡捕房拿着大乾的俸禄,肯定给大家寻一个公道,如果有我大乾的官员,贪赃枉法,可以去找都察院的县属机构,都是吃皇粮的,肯定会为你们做事,本官属于提纲挈领的父母官,一般小事不必寻我。”

    听到翟俊山怎么一番话,低下的老头子赵四心中暗骂一声,你以为我们没有去找过啊,找了啊,但是没用。

    “回禀大人,是那农业税和商税的事,王师来到赣榆县,按照道理来说,捐献军资是小人们的,不说三五千两银子,就算是上万两银子,小人们咬咬牙也能支应过去,但是这一年就收好几千两银子,这实在是,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你说的地方,小人们都去找过,但是没用啊!”

    这大乾的巡捕房的巡警们,虽然说是肩负捕盗破案等事,但是一听到他们说是要告税务大队的人,立马就摇头说这事不归我们管,你们应该去找有关衙门。

    他们跑去找据称是稽查百官的县督察院,然后那群王八蛋也是一个鬼样子,说税务大队不归他们管。

    最后他们跑到了县税务官衙门,这刚进去呢,这还没说税务大队的话呢,人家劈头就问:“你们家欠的那些农业税还有商税什么时候交啊?”

    要是自己愿意交税的话,那里还会这么多麻烦事啊!

    当时赣榆县城破的时候,城内的士绅和商人们逃跑不及,很多都是被堵在了城里,大乾救民军攻克赣榆县后,又是连续执行了好几天的戒严令,并不许闲杂人等进出城。

    而等他们城内的这些士绅可以离开的时候,人家已经是拿着名单找上门来!

    想逃跑走人?

    可以,先把税交了再说!

    不交,那你也就别走了,而死活赖着,那么税务大队的人就不会仅仅是骚然那么简单了,但时候就会变成抄家了。

    有些人惧怕大乾王朝这些反贼滥杀无辜,一心想要投奔光明而自由的大明王朝,很快就是缴纳了银子然后带着一家老小出城,老宅和田庄在还是派遣几个信得过的管家和下人看管而已.

    但是一些不放心家业以及不相信大乾王朝会无视他们这些士绅地主的声音,所以就大着胆子留了下来.

    大乾王朝自然是没有无视他们,反而还很重视,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清理出来了名单,然后开始按照名单收税了。

    一些胆子比较小的,比较看的开的人,想着舍弃一些钱财保住身家性命的,也就交了。

    毕竟兵荒马乱的,这有大军打过来了,这犒军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的,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但是也有一些胆子比较大,又或者干脆就是舍不得的却是一直拖着没给,对此县税务局自然是不会客气的,税务大队三天两头上门,都不是直接上门骚扰,就是查封他们的店铺,收押他们的掌柜,伙计之类的。

    而翟俊山还知道,如今还只是最初级的手段而已,如果他们还继续不交,接下来税务大队那边的人就该杀鸡儆猴了,会选择一家或者两家直接抄家。

    而这还只是查封家产而已!

    如果这都还不能震慑他们,那么接下来就该杀人了!

    会选择一家态度最恶劣的地主或者商人直接抄家灭族!

    往往这么一套功夫下来,这些地主和商户们大多会出现两个极端化,一个极端就是立马乖乖交税,而剩下一个就是拿起刀枪,叫嚷着老子就是不叫,有本事你咬我啊。

    而交税大多是没什么根基,根据地的商人,中小地主,而武装抗税的大多都是大地主。

    遇上这种事没什么好说的,直接请治安军或者正规军出马,大军一出,全都灰飞烟灭!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深知这一切的翟俊山甚至都有些同情他们,这捞银子多么不容易啊,除了极少数的暴发富之家外,大部分大地主都是祖祖辈辈处心积虑多年,一步步从破家的贫民手中低价购得土地,然后让他们给自己当佃户!

    这多少年的心血啊,他们容易吗?

    不容易啊!

    说起地主就得说土地兼并,而每个朝代的土地兼并都是一部部残酷无比的血泪史!

    兴许地主里有为人是好的,比如说其实很多地主购置的土地都是以正常手段购入的,因为古代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实在是太差了,稍微有点天灾人祸,就很容易出现出售田地的事情。

    但是同情归同情,他却是绝对没有为他们撑腰的想法,你有多少田地本官不官,但是有多少田就交多少税,少一毛都不行!

    本官都交税呢,你们竟然不想交?

    再说了,你们不交税的,先不提前线的大军吃什么用什么打仗,问题是自己这些官员们的俸禄从哪里来?

    我们大乾王朝厚待百官,这俸禄给的可不低啊,支出这么多总不能靠那么点泥腿子啊!

    所以大地主大商人必须交税,这是大乾王朝内部的统一认知。

    这种税,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尤其是在翟俊山这些人看来,更像是一种报复,谁让他们以前都支持伪明的,见到我们大乾王朝都说是伪乾贼军。

    现在好了吧,落在我们大乾王朝的手上了,不把你狠狠的搜刮几层皮,都对不住我们大乾王朝源远流长的土匪传统!

    当即翟俊山露出一个笑容,面色和蔼道:“这税收一事啊,你们找本官,本官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啊,你们应该去找有关衙门!”

    心中却是暗道:找谁都没用,哪怕是直接上奏折给大王楚行,都会石沉大海!

    此时下头有个不长眼的人却开口问:“敢问大人,不知这有关衙门是?”

    翟俊山当即冷哼一声:“哼,送客!”

    靠,你问我,我问谁去?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