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三百零八章 进击的西门文若

第三百零八章 进击的西门文若

    如果救民军那么容易击退,青州知府武之文和青州兵备道两位封疆大吏,就不至于多次惨败,落得如此下场了。

    要知道,山东不是没打过仗,前些年也闹过白莲教,动不动数万人,十余万人,朝廷不照样剿灭了。

    至于倭寇,这些年也一直在沿海闹,可就是在山东翻不起浪花来,别看这群倭寇在江南沿海城市搞得声势浩大,来了咱们山东一律不好使。

    为何?

    因为那些东瀛的小矮子,在身材高大的山东兵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别看大家伙跟救民军打的时候,一个个偷奸耍滑,各种放水,那是因为大家都是山东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你一个番邦小国来我们山东,不打的你满地找牙,那还叫山东爷们么?

    哪怕崇祯那狗东西不给发军饷,他们赶来,也得揍得他们怀疑人生。

    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山东的战斗力虽然在直线下降,但是山东兵的底子是真的好,尤其是山东男儿的血性。

    山东男儿的血性,是真的猛,有老将曾言,莫惹山东兵。

    山东兵死的越多,他越想给兄弟报仇,战斗力越凶悍。

    甚至出现过,山东兵战损超过七成,照样压着敌军打的光荣战绩。

    所以起初,不论是武之文,还是叶文豪,都没将一群反贼看在眼里。

    可是,救民军就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看来,那些不值一钱的泥腿子,仿佛都被洗坏了脑袋一般,箪食壶浆的跟着他们干,将家中的孩子,送上了战场。

    虽然救民军总兵力并不多,但是他们可以动员的力量却越发强悍。

    聪明一点的官员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救民军与一般义军不同之处,那就是在于,一般的义军就是蝗虫,他们走到哪里,就破坏到哪里去,即便是起初有老百姓支持,但是时间久了,便是举世皆敌,早晚会覆灭。

    可是救民军他们刚一下山,就跟那些最为贫苦的老百姓站在一条战线上,并且跟中小型地主迅速结成盟友,统一战线,最后对于大地主、世家还有一定程度的接受。

    这样的敌人,怎么去战胜?

    虽然说,在写奏疏的时候,武之文总是妙笔神话,又有一帮长辈、前辈帮着欺瞒圣上,将巨洋河一次次战败,说的跟没事儿一样,但是身为本地的官员,他们还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

    但是他们必须装作不知道,但是身为本地的官员,他们自然是或多或少知道事情真相的。.

    但是他们都装作不知道,甚至是帮着武之文一起隐瞒上头,理由也简单,事情败露了,武之文固然没好下场,但是他们这些作为武之文属官的官员也不可能好到那里去了啊。

    青州府出了一个大反贼,而且连续好几次击败了官军,这事要是不加以掩盖,把事情的真相都透露出去,青州府上下这么多官员,就没有几个能够落得了好的。

    再者,武之文是什么人,他可是关系通天的明王朝中层官员,和内阁大佬都是有联系的大佬,这些人要是和他不对付,坏他的事,他随便动动手指,就能让在场的官员们丢掉官帽子。

    这些人不敢把事情的真相说出去,但是不代表他们不知道啊。

    第一次巨洋河之战,万余大军灰飞烟灭,当初就已经时候让他们惊讶不已了!

    如今,武之文带领的四万大军也是完蛋了,这就更让他们惶恐不已了,哪怕武之文的四万大军因为掺杂了众多青壮而有些名不副实,但是这也是一股极其恐怖的实力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壮大声势,稳定军心,武之文带着很多人看过仓库的,火炮一百多们,兵甲、武器无数,济南知府、登莱巡抚都竭尽所能的帮衬。

    甚至还有西洋人的火枪队。

    而救民军呢?

    救民军的兵力依然非常稀少,堪堪有一万余人,可以说是一比四的比例。

    但即便如此,武之文还是一败涂地,四万大军连点渣都没剩下,全都丢在了巨洋河和青州府城外。

    面对这样的救民军,他们青州府城怎么守?

    稍微有点军事常识和理智的人都知道,单单靠他们自己,这青州府是守不住了。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坚持的更久一些,也许能够坚守一两个月等待巡抚大人率军来源。

    打不过救民军,他们依托坚城守上一个月总该可以吧,这城内好歹还有一些正规军以及上前的青壮呢,如果再从城内民众征召老少残弱,再凑上四五千青壮也是可以的。

    只要坚持到巡抚率军来源,那么这青州府城的安危自然也就保全了,在场诸位的性命也就保全了。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的!

    有些人天生就不甘于平凡,他们总想着搞出点大事来,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站在世界之巅,并为此不断努力,并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

    嗯,这种人要么成为了救世主大英雄,要么成为了超级大反派贻害人间。

    比如东瀛的小条子和欧罗巴的小胡子。

    而这些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能以常理度之,你认为这是坏事,他却认为是正义的,这些人的大脑回路和普通人不一样,脑洞大不说,而且还特奇葩。

    比如说青州府同知韩贤,他现在就是坐在自己的书房内的太师椅上,一边喝着温茶一边在脑海里盘算该怎么守城。

    作为一个当了一辈子官,同时还是科举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再过一年就要致仕了,到时候结束这一辈子的宦游生涯,带着一世清明回到老家,也不算辱没了自己早年的十年寒窗苦读和数十年到处奔波为官了。

    到时候在后院开一方水田,种田养鸡,闲时教儿孙读书,岂不是悠然自得,至于那些他数十年来为官挣得的数千亩良田和众多商铺等俗物,自然有其他人打理,他自己是没那个闲心的。

    虽然说他当官都快要致仕了,但是他却希望趁着这个机会更进一步,兴许他有机会立功并升到四品呢,到时候成为一个四品红袍官员再致仕岂不是更美。

    所以青州府不能被攻破,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守住,一直等到巡抚大人率军来援为止。

    只是该如何挡住救民军的进攻呢?

    除了人人所知的征召城内青壮,准备巨石滚木等传统手段外,也就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了。

    然而听闻救民军火器犀利,不仅仅有大量单兵用的手铳,还有声势巨大,威震数十里的巨炮,更有百弹齐发的开花弹。

    从巨洋河渡口传来的一些文字来看,贼军的巨炮射击时,声势如雷,巨洋河两岸上下游数十里皆可闻之,弹可及远十里,一炮可糜烂大营数里,无可挡之。

    这炮都还算好的,明军玩火器百多年了,自然也是有过一些大炮的,而且最近几十年也是陆续批量装备了佛郎机炮,大号的千斤佛郎机炮那也是能够打好几里远的。

    但是救民军的开花弹就让他觉得有些棘手了,百弹齐射这点不算什么,不外乎就是统一百人投弹而已,关键的是,他们的开花弹还会爆炸。

    传闻府尊大人率领的大军数次惨败,都是败在了这开花弹手里,以至于前线将领感叹:非我将士不勇武,实乃贼军火器犀利也!

    面对如此贼军,该如何挡住他们呢?

    但是不管如何,韩贤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青州府之内。

    更别说韩贤是个心智非常坚定的人,他想要抵挡住救民军,并立下巨大的功劳。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着和他一样的想法,甚至有的人想法和他截然不同。

    他想要挡住救民军,偏偏有人就想要放救民军进城!

    有这种想法的就是刚才拍马屁拍到马桶上的从九品官员,青州府仓大使西门文若。

    有明一朝,大使这个官职,最不值钱,就是不入流。

    这位西门大人,他的具体职责,就是管理仓库,而且他之所以可以与会,就是因为在武大人准备发动战争时,他的仓库清点工作做的非常棒。

    作为一个没有功名在身,靠贩卖药材,拉帮结伙,侍奉朝中的宦官走到今天的西门大人,能混一个不入流的九品官是非常不容易的。

    早些年,他在清河县贩卖药材,自诩自己一肚子才华,怎么不能出人头地。

    谁曾想,最终媳妇取了一大堆,还是比不过一个捕头,差点让人家活活打死,还让人家霸占了自己最爱的姬妾。

    西门大人,脑子一热,便发愤图强,足足奋斗了三十余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虽然只是个九品大使,也让他知道了,权利的味道,到底有多么的迷人。

    可即便是这样,他依然在姓武的官员手底下做事。

    这让他心里一肚子火气,凭什么,我们姓西门的,就不如姓武的?

    每个睡不着的深夜,他都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平步青云,做更高的官。

    哪怕死,让他将她心爱的萍儿送人,他也愿意。

    但是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的,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别说七品县太爷了,就算是正九品都轮不到他,他只能是在从九品这个品级里混到退休。

    因为他是杂官,他是不入流,他没参加过科举。

    但是他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不甘心啊!

    他能够花三十年不断上进,从一个药贩子,放高利贷的,摇身一变,最终穿上了人人羡慕而不得的官袍,由此可见此人并不是什么碌碌无为,安于现状的。

    而有野心的人最可怕,他们要么成为的成为英雄主角,要么是成为反派。

    从知府衙门出来后,西门文若抬头看了眼天空,天空漆黑一片,点滴星光都没有,漆黑的天空彷佛是一只巨大的手,把青州府城彻底所笼罩。

    此时他的随从也是带着人抬着一座双人抬小轿到了他身前,此时他的随从开口道:“老爷,回府吗?”

    西门文若却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了一番后这才道:“不,去李巡检府上!”

    随从自然是不会知道,也不会去问西门文若为什么要去李巡检府上,他很自觉的道:“是!”

    然后就是招呼了轿夫:“走!”

    坐在摇摇晃晃的轿子上,西门文若半眯着眼,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脸色有些阴沉,他的随从巧哥,也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了,看见自家老爷似乎有些心情不好,当即小声道:“老爷,怎么了,是不是因为救民军的事?”

    西门文若微微转过头来,然后瞄了他一眼,也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微微点头!

    此时跟在轿子旁边的随从继续开口道:“那些救民军在城外,现在大家都人心惶惶的,小的听说方才城东世家的人想要逃出城去,但是刚出了城门呢,就是被城外的救民军给拦下了,这好不容易才跑了回来!”

    西门文若此时冷哼一声道:“愚蠢,人家救民军又不是傻子,自然是会把几个城门都看住了,哪有这么容易逃出去,别说他们了,就算是侦骑想要出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逃不了也好,如果人人都和他一样想要逃走,这城还守不守了!”

    西门文若这么说着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告诉别人,他下午的时候也是动过逃出城去的心思,但是还没等他施行呢,就是听闻先一步逃出城去的那些士绅大户们要么被外头的大乾射杀俘虏,要么是狼狈讨回来,就没听说过有谁成功逃走的。

    所以他才是停下了逃走的心思,而不仅仅是他,实际上今天在知府衙门里开会的人,大多都经历过和西门文若一样的想法。

    只是这种想法都没能够实施而已。

    现在想要出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自从午后时分救民军抵达青州府城外后,青州府上下就是把几个进出的城门给关闭了,而且还派了人手严加防守,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阻拦救民军试图偷偷混进城来,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城内人员大量的逃跑。

    这人都跑光,官府还怎么抓青壮守城啊!

    不过这也只是表面工作,普通人是出不了城,但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想要出城,看守城门的人还真不敢阻拦。

    但是从下午开始,试图出城逃到其他地方躲避战乱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但是还没有听说有谁能够突破救民军的封锁成功逃走的。

    那些逃出城的人幸运一些,还能够讨回来,但是不幸运的话就会被城外的救民军直接射杀或者抓走。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