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一章 空军观察下的大战

第二百九十一章 空军观察下的大战

    要想视线战略目标,自己眼瞎必须先击溃眼前这三千精锐的救民军。

    就在扬威心里琢磨的时候,旁边儿的赞画忽然说道:“将军,他们动了。”

    扬威抬头向前望去。

    只见初晨的蓝天下,密密麻麻的身穿蓝色军装的救民军将士,已经排成紧密的阵型,正在缓缓靠近。

    此时在扬威的视线之中,这支救民军比先前交锋时更加强悍。

    扬威对此,心里是非常恐惧的。

    因为在父亲的描述之中,当初白莲教起事,虽然声势浩大,动不动就说有十几万兵马,实际上都是一起吃不上饭的饥民而已。

    他们手头连武器都没有,根本不必担心他们有多强的战斗力。

    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阵,被他们几百个士兵一冲就散。

    可是对面的救民军完全不一样。他们走的是精兵路线,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比明军还要精良。

    如果非得让扬威挑个毛病出来,那就是他觉得对面的军装特别丑。

    不如大明的火红色好看。

    不过好看与否,这一战都要打了,扬威收起心思,看着一触即发的战场,挥舞手中的令旗,下令道:“击鼓,进攻。”

    与此同时,在救民军这一边儿,一身戎装的李大虎,也用千里眼观察着明军的阵型,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一次明军比先前进步了许多。

    这种进步,不仅仅是武器配备上的,还有士兵的精气神方面。

    看来朝廷为了剿灭救民军真的是下了血本。

    不过他此时此刻,也别无选择,唯有一战,可报王恩。

    他缓缓抽出了腰间的战刀,那是大王亲自给自己佩戴上的,大王还说,待到凯旋日,我与大虎解征袍。

    听听,大王的话多么提气,自己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气馁呢?

    当下李大虎喝道:“火铳手预备!”

    军阵之中的陈先赟和孙玉秀也纷纷打起精神,控制手下兵马。

    救民军的精锐都在于此地,他们决定着救民军的未来,所以此时此刻,没有人敢疏忽。

    河滩之上,双方加起来,总兵力已经接近一万五千人,正在缓慢的靠近。

    虽然双方尚未动手,但是一股肃杀之气已经弥漫在战场上。

    不论是大明的赞画,还是救民军的作战参谋,都在紧急的估算着双方的距离。

    救民军这边儿,天空之中缓缓升起热气球,这是救民军的新式兵种,空军。

    但是没有啥实际作战能力,危险系数极高,但是却因为可以升空,从高空之中观察军情,所以数量稀少,且极其珍贵。

    这些空军不断挥舞手中的旗帜,打各种信号,朝传令兵释放信号。

    而李大虎则根据空军的信号,不断做着队伍上的微调,这便是救民军的优势,料敌先机。

    将近两千多长矛兵,其中前排的长矛兵却都穿着厚厚的战甲,摆出严密的阵型,他们将会是防御乃至进攻的核心力量。

    而长矛兵的两翼,则是各自分散布置了救民军的火枪兵!

    这些火枪兵同样是布置出来了厚厚的阵型!

    在己方空军的视线之中,救民军在快速变化,组成一个一千多米的复杂军阵。

    并不是简单的长条形,而是一个有棱有角的大杀器。

    在这个巨大方阵的后方,则是其他的兵种,包括半队大约数百的掷弹兵,二百多名刀盾兵以及弓箭手以及李大虎本人。

    对面的明军列出的阵型也同样是紧密,虽然他们没有空军这种奇葩兵种帮他们侦查敌情,但是明军和救民军乃至这个时代的所有军队一样,在作战的时候都是极度依赖紧密的队形的。

    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近代,军队能否列出紧密而整齐的阵型作战,这始终是判断一支部队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m.

    因为只有紧密的队形,才能够防守或者进攻,一旦阵型崩溃,往往就是战败的标准。

    散兵的单打独斗,小规模部队之间的战斗,从来都不是战场上的主流。

    而明军最前方的一个大约两千多人的方阵显然非常显眼,因为这些方阵的前排士兵都是扛着一面巨大的盾牌。

    这让李大虎有一种恍惚的时空感,因为兵书上说,这玩意是很久远的产物,大明竟然将他搞出来,也是够有创造力的。

    不过这东西很高,足以掩护手持盾牌的士兵本身以及他们后方的士兵。

    这些手持盾牌的士兵们前方紧密的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砍成移动的盾墙。

    而在盾牌之间,则是大量的战车,上面不仅仅有盾牌,还有纯精铁打造的长矛,这玩意比枪阵更恐怖。

    也就是说武之文还不够富有,如果足够富有,且没有河流阻挡,他甚至想打造一个长长的战车防线,上面全都覆盖住铁皮,让救民军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大杀器。

    当然,在武之文看来,眼下这些也足够了。

    这些盾牌和盾车的后方,则是一排整齐的火炮被士兵们推着往前走,火炮的后方,则是大量身披重甲的刀盾手和长矛手。

    更后方,则是有着至少六百名的弓箭手。

    这是一个由多个兵种组成的复合方阵,前排是巨盾和盾车,之后是炮兵、重甲近战单位以及弓箭手。

    看到这个方阵,就连李大虎都是不由得皱眉了。

    不过让他宽慰的是,这样的方阵明军也只有一个而已,根据空军的汇报,剩下的几个方阵,都是普通的长矛手或者刀盾手而已。

    不过如果让这个方阵推进到己方阵列的话,对方采用火炮以及弓箭可是会给己方造成大量杀伤了。

    这样的话,恐怕自己就要改变之前的防守策略了。

    救民军的火枪兵和长矛兵,从来都不是用来防守的,而是用来进攻的!

    三千人的巨大方阵一旦发起进攻,足以碾压数倍之敌。

    明军推进的速度并不快,甚至称得上是缓慢,不过对方的救民军也是没有推进的想法,就这么原地等待着明军抵达!

    看着双方的距离已经是缩短了百米之后,李大虎依旧没有下令让火枪兵们开枪!

    因为开枪了也没有用,之前救民军就实弹测试过这些明军的盾牌,其防御能力还算不错,在百米外己方的火枪根本就无法对他们造成威胁。

    一百米了,李大虎依旧没有下令!

    他还在等!

    八十米了,这个时候的李大虎终于是下令了:“瞄准!”

    不过明军还在继续推进,这个时候,实际上双方的弓箭手们已经是开始采用抛射的方式开始射箭了。

    抛射的弓箭开始给双方的士兵们造成伤亡,不过双方的弓箭手数量都不算多,而且双方的弓箭手也不是什么精锐,救民军的弓箭手不咋地,但是明军里的弓箭手也不过是训练了三个月而已,这些弓箭手在七十米的距离进行射击,而且都还是位于双方阵型的后方,这距离还得再拉长十几二十米,几乎就是达到了八九十米的距离。

    这样距离的弓箭,准头和威力都是相当差的!

    造成的伤亡虽然有,但是都没让双方的阵型发生混乱!

    六十米了,这个时候,李大虎已经是让掷弹手出列!

    要对付这些披上了乌龟壳的明军,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用掷弹兵的手榴弹了,那些盾牌可以挡住子弹,但是绝对挡不住手榴弹。

    更何况,敌军的盾牌在进入五十多米的距离后,连火枪的子弹也挡不住!

    当掷弹兵出列后,他们就是和火枪兵们一起举起了火枪,等待着最后的开枪命令!

    明军继续前进,不用多久他们又前进了几米,进入了大约五十米的距离后,后方的明军将领们已经是开始兴奋了。

    这个距离上,哪怕加上前方的己方士兵所隔开的差不多二十米距离,他们的两百弓箭手也算是进入了大约七十米的有效射程了,这个时候弓箭手已经是可以发挥真正的威力了。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高兴呢,就见对面的那些救民军齐齐开枪了!

    熟悉的枪声出现在原野之上,白烟腾起的同时,无数的子弹开始打在了明军的盾牌上。

    然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那些盾牌却是被子弹打出了一个个大洞,然后杀伤盾牌后的持盾士兵,这些手持盾牌的士兵被击中后,自然是无法维持盾牌了。

    于是乎,可以看见明军的阵列前方,几乎是统一时间倒下了上百名持盾的士兵,暴露出来了盾牌之后的那些炮手!

    此时,后方的明军将领们也是知道,真正决战的时候到了,一个个都是疯狂下令,让后方的部队冲上去。

    数千明军在同一时间内发起了冲锋,跑动中,甚至都顾不上阵型了,让人看了甚至会出现一种错觉,彷佛这荒野上漫山遍野都是明军士兵。

    不过李大虎对后方那些冲上来的明军士兵却是置之不理,他的眼里依旧只有前方的这两千多人的明军前锋方阵。

    火枪兵们持续开枪,后排的弓箭手也是不断的射箭,让明军的士兵不断倒下,明军在承受伤亡的同时却还在持续推进,而明军弓箭手们也是在不断的射箭,并给救民军带来伤亡。

    那些前排的重甲长矛手都还好,他们有着盔甲保护,这些弓箭还伤不了他们,但是那些火枪手以及后方的长矛手们却是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伤亡。

    看了眼己方士兵承受了不小的伤亡后,李大虎果断的下令:“全军进攻!”

    隆隆鼓声响起,救民军中军的长矛手阵列动了,他们手持着长矛,迈着稳健的步伐持续上前!

    而火枪手们也是在明军冲到三十米左右的距离后,射出了最后一轮齐射,然后齐齐端着已经上了刺刀的火枪冲了出去!

    不过最先发力的并不是这些火枪兵或长矛手,而是仅仅只有五十人的掷弹兵队,他们此时甚至是把火枪背了起来,一个个手里都是拿着手榴弹,他们依旧列着完整的队形,无视了身旁的战友不断被明军的弓箭射到。

    率队的副队官高举着腰刀,口中大喊着:“点火!”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