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天启1626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中带喜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中带喜

    第二百六十七章惊中带喜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再兼之因为樱络的出现让王穿感觉有一个现代社会的陪伴,心里多有欣慰,比之玄静在大明天启所认识的女子又有所区别,是一种年代上的认识与同样穿越的归宿感。

    所以王穿明知而不为,其实也是想让这些倭国女人在大明天启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到后来因为东厂大营斩杀倭人的事,玄静的反对,也让王穿扩宽了胸怀,不再只是因为自己内心里那点见不得人的情怀而有意保护着这些无辜的倭人,真正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有容乃大的包容。

    他不想屠杀这些倭人,可这些倭人却也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因为他们来到一个不该来的地方,而这却是王穿不可改变的,也是他无可奈何的地方。

    “公子,你是不是同情这些倭国女人。”

    “其实世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一些野心家所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天下百姓皆是一般,公子我自然会有同情之心了。”

    王穿还是回避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此时所说却也不无道理,体现了此时王穿因为身俱仙翁元灵而恢复的认知与感悟。

    “不过,我看这些倭国人就算是死了,她们的尸身也被东厂的人带走了,这一次他们不仅救回了三十二个孩童,而且还找到了当初逃出去的倭国女人,如此大功,到是凭白拱手让给魏忠贤与妙相了,公子心里定然不舒服。”

    青雪像是十分明白王穿想法一样,当然她所言只是普通人的想法,此时的王穿却只是嘿嘿一笑道:“青雪,你别把你家公子看得如此不堪,若说刚才来大明之时本公子确实是这么想的,若无一点半分手段又怎么能在大明生存下去呢,活着才是硬道理。

    可现在却又不一样子,之所以会让魏忠贤散播假消息,说三十二个学童在居承恩寺,就是想逼妙相放出此三十二个孩童,非在贪图此功,若不然此时这三十二个学童依然还被囚禁着呢?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论是谁的功劳对本公子来说都无所谓的,但有二点值得欣慰,其一是证明了妙相确实劫持了这些学童,这些学童原本就藏在承恩寺,如此他才可能这么快送出三十二个学童的。

    当然至于其中原因在下还一时之间想不通,可也不重要,将来一定会清楚的。

    其二就是妙相一定会怀疑谁会知道他藏着这些孩童,可他不知道这只是本公子猜测而已毫无证据,但如此一来妙相为求此功劳,也只能舍弃这些学童炼化童魂丹的想法而借魏忠贤之手放了这些学童。

    能救得这三十二个学童本公子十分乐意,那里还会有不舒服之说呢。

    此时说起来应该感谢妙相与魏忠贤,但却又只能感怀这些无辜倭国女人了,哎,她们死得实在可惜。”

    “公子,你确实改变许多,这得益于仙翁元灵的加持,也是你的本性所在,因为仙翁元灵,让你回归了自己的本性,到让本姑娘要刮目相看了。

    只是你依然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毛病,见了女人就会徒生悲哀。

    刚才你都说了,这些女人来自三百年后,若是不来大明天启她们也一样会死,死于那一场大爆炸。

    我刚才还以为你看得开了,可现在看来,你看得开的非是所有人的生死,若是死的是男人,你自然不会如此哀伤了。

    之所以如此哀伤,就是因为她们是倭国女人,是倭国一些漂亮的女人。

    塔读@^>

    “小人参见皇上。”

    王穿还是离远就行了大礼。

    朱由校一看嘿嘿一笑道:“你到是每次都来得早,难道昨夜又有什么事牵绊住统领大人吗?”zWWx.org

    王穿一听,知道朱由校这是在有意埋汰于他,毕竟每次来皇宫王穿都有些不乐意,而且也不习惯。

    普通朝臣进宫参与朝会是每个朝臣的例行公事,一般而言在大明天启每周至少要有六次,只有一天可以休息,说起来比现代人还要辛劳一些。

    只是一般朝会也不会有多少事,大部分办公还是在各自的衙门之内处理各部之事。

    但只要入宫参与朝会都会起得很早,大概算起来相当于现代所计的五点左右就要起床,洗漱更衣六点大概就要进宫等待。

    当然皇帝也大体如此,甚至比朝臣起得更早一些。

    大明后来的朱由检就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日夜煎熬,每日处理的呈报大体也可以用车来拉,只是纵然朱由检如此勤俭治国却也无法挽救大明,这都是历史的必然,大势之所驱。用中国人的一个成语,个人于历史大势有如螳臂挡车一般。

    而王穿自然不习惯了,天不亮自然不会起床的,就算进宫也会比习惯了的朝臣要晚得多,几次他都是姗姗来迟,而这也是朱由校埋汰王穿的理由了。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魏忠贤此时还是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其实王穿也想过,却并没有认真对待,那就是会因此事而给魏忠贤留下把柄,让人污为倭人同谋,甚至就是倭人。

    “九千岁大人说笑了,京城外发生这么大的事,在下当然会知道,而且小人对于京城丢失的三十二个学童一直耿耿于怀,心里十分惭愧,所以会特别关注一些。

    而且昨日听闻前日百姓聚集于承恩寺讨要学童,到又提醒了小人,对于百姓多加关注这也是皇上对臣子的要求,小人只是不敢苟且而已。

    对于所谓倭人,哼哼,其实小人一个多月前曾去过此馒头庵,并非是什么秘密,东厂的魏虎与魏幺也知道此事,而那一晚小人回到京城外就遭遇妖人袭击,却得妙相神僧相救这才得以捡了一条命,此事想来连皇上也知道的。

    只是那次小人与玄静去的时候馒头庵里只有一个老师太与两个小师太,一个叫忘语,一个叫忘忧,都不像是倭国女人。

    而且就算是倭国女人,凭小子的眼力见不比魏九千岁,又怎么能分得清楚中原女子与倭国女子的区别呢。

    当时在下也查找过,有证据证明那庵里并无其它所谓倭国女子。

    所以听闻东厂昨夜从馒头庵带回了十数具女人的尸体,在下才会猜测出她们是倭国女子的,若不然依我大明管制如此严格,尼姑庵要招募这十几个尼姑也是需要户部审查的,而且若说这十多个普通女人入了京城之外的馒头庵修行,连东厂与锦衣卫都不清楚那就说不清楚了。

    根据种种迹象来看,小人自然会得出这些女人是倭国女人的想法,毕竟那些倭国女人自东厂被救出之后,东厂锦衣卫都四处查找,却毫无线索,现在若是出现在京城之外,到也并不觉得奇怪了。”

    王穿说得十分悠闲,并不着急,也是害怕,一番辩解之后,也是合情合理,而且让魏忠贤难与反驳。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王穿再次故作为难,脸上也是有些尴尬。

    “说,拿不出来也得拿出来,若是说不清楚,今日朕就当你是倭国的奸细,立时就可以把你拉出菜市口斩首示众,你难道真的不怕死,还是自己真的就是倭国奸细吗?”

    此时朱由校也不等其它人问了,直接就怒斥王穿。

    “那好吧,既然如此在下就说了。

    其实要判断当时尼姑庵里有没有其它的人并不难,若说吃饭睡觉这些都可以瞒骗过关,但有一点却难与逃得过小人的眼睛。

    那一日我与玄静在馒头庵时,也在其用了一顿午饭,所以小人就借机去上了一趟茅坑,仔细查看了茅坑的情形。

    若说倭国女人在馒头庵那么久,那吃饭拉屎难道还会找一个其它地方吗?

    完全不可能,因为当时魏虎与魏幺已派了不少东厂护卫四处查找,这些倭国女人自然只会躲在一个地方了。

    根据小人的级验判断,茅坑了没有那么多人的屎尿,自然可以确认了。”

    王穿说完朱由校都已经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魏忠贤与妙相还有王体乾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虽然粗俗,可却也粗俗得有道理。

    更何况他们心里本就有鬼,所以纵然王穿说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更不可能现在就去馒头庵的茅坑里查找此证据。

    因为就算妙相知道其实这些倭国女人一直在馒头庵,粪便有,但却反过来证明不会有三十二个学童,那么他与魏忠贤的诡计就会被戳穿,领功不成,反到会把事情弄得复杂起来。

    “王穿呀,王穿,你还真是一个人才,怪不得你能破解大爆炸,你查案的手法确实与众不同,却又十分有说服力。

    朕本来也不相信你会是倭人奸细,更不相信你就是倭人。

    看来此事确实如此,这些倭人是后来才去了馒头庵,与你到也无什么关系。

    大法王,魏爱卿你们还有什么怀疑吗?”

    “老奴不敢,老奴怎敢怀疑统领大人呢,只是此事涉及与倭国勾结之事,危及我大明安危,老奴自然是要慎重一些了,现在统领大人自证清白,想来此事只是误会而已。”

    魏忠贤知道王穿可以确定三十二个学童在承恩寺而不是馒头庵,这样一说就让大家都无话可说了,此时只能承认此事是误会。

    “皇上英明,统领大人睿智,本僧佩服。”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妙相此时也是恭维着王穿,心里对于王穿也是恨得入骨,可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还真的去已被烧损的馒头庵查验粪便吗?

    “你们应该相信王穿,更应该相信朕,朕虽然不才,可却也会看人,若说心里有奸之人,其相必然有诡。

    而且倭人相传身材矮小,像王统领这样高大帅气身次材的实在少之又少,更何况魏爱卿想必也查过统领大人王穿的底细,自然找不到其入城或是其它信息,更不可能有证据证明其就是倭人。

    既然无此依据,若说王穿是倭人,那么难不成他是从几千里之外的海岛飞来的吗?

    更何况,若说朕会看错人,那么又怎么会重用魏爱卿与护国大法王呢?

    此事以后就不必再提了,至于说护国大法王与魏爱卿的功劳,朕一定会再行封赏的,你们两人就放心吧。”

    此时不仅朱由校放心,就连王穿也放心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自作聪明的查验,竟然会于此时救了他的小命。

    刚才朱由校所说的话其实王穿听得出是真话,若不能自证其身清白,那么在妙相与魏忠贤两人的紧逼之下,王穿完全可能被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现在算是误打误撞救了一命,也挽回了朱由校的面子,王穿心里到也是多少有些惊中带喜的感觉。青虫月二的天启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