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燕宫在线阅读 - 返魂香岂人间有,4

返魂香岂人间有,4

    熙华和嘉华二人闯进紫宸殿时,太子也正匆匆而来。他得到消息后,就猜到同胞的姐弟必然不会忍耐太久,必然会到紫宸殿去一睹那人真容。可此时偏偏也是父亲最为失控的时候,一旦发生冲突便难以转圜,因此思考片刻,景历就扔下手中事务,径直往紫宸殿而来。

    他平日理事都在东宫,但得到消息时刚从尚书省的官署出来。紫宸殿地处前朝,位置距离尚书省很近,急匆匆过来还刚好在门口碰上了李元振。一看李元振焦急担忧的表情,见到自己又变得更加复杂,景历就知道姐姐传来的消息应该并不假。可李元振见到他后,惊讶担忧很快又变成了下定决心,无论表情和眼神怎么变,都没有一丝心虚,景历心中难免觉得怪异,便暂缓脚步,对李元振颔首:“大监从何处来?”

    李元振苦笑着行礼。他今天也是倒霉,因近日都有皇后在紫宸殿,所以他也就不必像从前那样不错眼地盯着,有些事务需要处理就会禀报过皇后再离开。结果今天也是合该有事,他出去了没多久,小太监就屁滚尿流来说,万寿公主和万年宗君到紫宸殿去了,怎么拦都拦不住,看着应当是知道了。

    虽然帝后二人都准备告诉孩子们真相,可到底该怎么说,何时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计划,皇后的意思是让作为父亲的皇帝缓缓地和孩子们先说了再见面。这种事虽然离奇,可只要孩子们相信了父亲并没有在发疯,见到皇后之后相处一二,或许就容易接受了。

    可这种事……李元振在心里叹气,对着太子也就没有了继续隐瞒的意思,甚至寄望于太子能够以一贯的谨慎与温和,相信自己不是信口雌黄,更不是一味迎合圣人,于是便开门见山对太子道:“殿下,奴婢入宫虽久,可也听过不少新入宫的人提起一些民间传闻,譬如说,死而复生,又譬如说,某家的孩子还带着前世的记忆……您,相信吗?”

    太子听得眉头微微一跳,盯着他看。李元振不闪不避,诚恳地看回去。

    片刻后,太子一挑眉,神情活脱脱就是十六七岁时的皇帝质疑的样子:“若是相信转世之说……大监难道要告诉孤,紫宸殿里那个人今年只有十岁?”

    李元振摇摇头:“殿下,皇后并非凡人,又怎么会去地府,又怎么会是转世?以我看,他只是回来了而已。”

    这话玄之又玄,又毫无根据,太子听不明白,自然不会相信,可是他也看得出,李元振是真的笃信那人就是自己的母后。可是凭什么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深吸一口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监,还请你仔仔细细地说来。”

    李元振知道瞒不住了,也便根本不打算再瞒,将整件事对太子和盘托出,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太子听得神色数变,想起当年母后薨逝自己还只有六岁,一时间真有天塌地陷,和父亲,姐弟三人相依为命,风雨飘摇之感。那种痛苦和天地失色的感觉太真实,因此李元振说的话他实在不能立刻相信。但李元振和母亲认识的时间,比自己和母亲相处的时间更长,他现在看起来诚恳又冷静,也完全接受了这个现实。

    如果说这一切真的是个骗局……

    太子是那种生而聪慧敏锐的人,又在朝堂磨砺数年,很清楚做这样一个骗局的难度有多大,更从来不会高估阴谋诡计的力量。不管怎么说,就算这件事的后面纠结了一帮大的可怕的势力正在谋划,但最终实施的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其出身李元振方才也说了,父母都是宣城内的富户,虽然有钱,可除此之外实在很一般,哪有瞒过皇帝,说服李元振的能力?

    母亲离世时已经快二十六岁,十五岁的人要天衣无缝做成熟的模样,还要模仿他出身高贵,学识教养过人,还陪同父亲经历了先帝晚年乱象的母亲?

    太子会怀疑任何事,但从来不怀疑父亲对母亲的感情。无论是作为帝王,还是作为男人,在妻子死后十分哀痛都不足为奇,可十年来从未遗忘,甚至不肯宠幸旁人,连自己的身体和神志都弄坏了的帝王,男人,就是从未有过的了。

    父亲从前,可是从来不会因谁长得像母亲而动心的,那么如今被一个十五岁的梅园宫人勾了魂,笃信那就是自己的母亲,便是十足奇怪的事。更何况李元振竟然也是同样,不仅深信那就是母亲,甚至还深信母亲就是仙人……

    太子从不会轻易地粗暴否决任何事,也看得出李元振把阻止公主宗君大闹紫宸殿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便点了点头,道:“既然你这样说了,孤倒是非见此人一面不可了,还请带路吧。不知道姐姐和嘉华他们是否已经见到了那人。”

    毕竟他此来也是为了阻止姐弟二人一时激愤,和父亲产生不可挽回的争吵,甚或对那人做出什么来。这十年的父子情分来之不易,也足够深厚,断然不能这样破裂。

    李元振立刻打起精神来带路。

    然而,他们走到书房前,太子脸上才露出点意外与不悦,就听见了里头传来阵阵哭声和叫娘声。他早得了李元振的交代,立刻便是心中一动,匆忙踏上台阶,动作已经变得慌乱失了章法。李元振看在眼中,心道果然是母子连心,当年皇后走时虽然几个孩子还小,但皇后都是亲手抚育长大,这许多年来又多加缅怀,应该还是能够认出来的。

    于是他便也不再进去,找了个守在外面的宫人问清楚公主和宗君到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圣人是否已经知道。待到听说皇帝先前已经入睡,大家不敢贸然打扰这得来不易的清梦,只是不知道是否已经有人被逼无奈跑去求助,李元振便赶到了皇帝那边,先将最新情况禀报了,免得两处忙乱,又都互不知情。

    书房里,瑞香正一边抱着一个孩子,坐在一起呜呜咽咽地哭,三人眼圈都是红红的。太子进来时心中已经有所准备,可是亲眼看见这个人,也不由呆住了。大公主抬起眼来,哽咽着叫他:“景历,他,他就是我们的阿娘,是阿娘啊……”

    说着,又发现母亲现在才十五岁,比自己还小三岁,不由再难哭下去,甚至伸手掏了帕子给母亲擦眼泪,劝道:“您也别再哭了,现在我们一家人又团聚了,该高兴才对……”

    嘉华也跟着抬起头,看向同胎所出的兄长,抱着瑞香的腰不放:“阿娘,阿娘,我好想你,我们都好想你,你真的回来啦……”

    太子不信旁人,但也相信姐姐和弟弟的判断,更何况如今和“卫氏”对面相处,他也明显感觉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熟悉与迅速涌上心头的委屈,怀念,亲近——孩子对母亲,天然有一种感应,就算这事实在离奇,更说不通,可它确实发生了。

    他向前走了两步,又感觉到一阵无措——母亲竟然比自己还小一岁,这真是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难以开口对一个春花嫩柳般的人叫母亲,可真走到面前,见他含着泪颤巍巍叫自己的名字,眼泪就不由自主落了下来:“阿娘……”

    他到底双膝发软,跪在久违且面目难掩陌生的母亲面前,便伏在了他膝上。

    不像是一般王府,当年瑞香和皇帝恩爱情深,三个孩子又来得恰到好处,他从来是留在自己身边抚养。几个孩子对年幼时母亲的面容,抚摸,说话都十分熟悉,入宫后不到一年母亲就病倒了,他们恐惧害怕,时常跑去看他,这十年又有父亲为首的种种怀念,虽然记忆不免模糊,可感觉却始终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等到真的见面,问问自己的心,便能够认出那陌生之下的熟悉。

    孩子见到多年不见的母亲后,总免不了爆发一阵委屈与伤心,收拾了情绪后,姐弟三人却默契地后知后觉感知到些许尴尬——母亲实在是太小了,看上去简直像个该被他们照顾的孩子,可这又确实是母亲,一时之间,他们还真不知道要如何对待他。

    瑞香倒是自然而然找回了做母亲的感觉,叫人打水来给四个人洗脸,又准备找衣服来替换被哭湿了的衣服——几人都住过紫宸殿,这里还是备着他们的东西的。

    景历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都觉得找回了久远回忆里的温柔,听话地洗了脸,换了衣服,再出来说话。期间孩子们难免问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瑞香也并未隐瞒,简单说了一遍。因为他确实所知不多,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哭够了有点饿,嘉华要了几样点心,几样果子,拿了个橘子自己剥,剥好之后摘掉络子,想一想,塞进了瑞香手里,又拿了一个从头剥。瑞香下意识接着橘子,分成瓣儿和三个孩子分着吃。熙华一眼不错地盯着母亲看,心中甚至想留下,再也不和母亲分开,接了橘子只拿在手里,微微蹙眉:“阿娘既然回来了,自然不必瞒着旁人。现如今阿父病了,不好做准备,等阿父好了,当务之急就是请外祖父和外祖母进宫,还有舅舅舅母,各位姨母……来的越多越好。”

    她的思路也很有用,亲眷家人是最不容下冒充者的,只要他们承认,旁人就难以反驳。

    景历却不愿让母亲多忧心,不管是考虑到母亲现在才十五岁,还是考虑到母亲好不容易跨越生死重回人间,总之都不肯叫他劳心劳力,便大包大揽:“阿娘不必忧虑,此事阿父和我们定然会做好,您只等着重回含凉殿就是了。”

    说着,姐弟三人默契地伸手,纷纷将手中的栗子肉,蜜柚瓣儿,和刚从果盒里挑出来的一个最饱满最甜蜜的柿饼一起递了过来。

    此情此景,正好被刚进门的皇帝看了个清楚。他心里忽然有一种不怎么美妙的预感,与此刻看见妻儿围坐的欣慰愉悦混杂在一起。滋味总之并不完全美妙,可却让他一身轻松地微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