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燕宫在线阅读 - 108,漫漫长路又一冬

108,漫漫长路又一冬

    皇后病了的消息是瞒不住人的,御医来往,药香缭绕,难免被人注意。但因为皇帝的表现说明了不是什么大病,行程也就没有什么起伏。后宫嫔妃此时此刻按理应该侍疾,亲尝汤药,侍奉在侧。贵妃淑妃二人不能视若无睹,也曾问过皇帝,却也被拒绝了,只是将琐事俗务都让贵妃代劳,他们也就只好罢了。

    若是病势再变,免不得他们还是得上安车侍疾,哪怕只是做个姿态,也比完全不做的好。

    世间之事,有时候就是少不了这一点面上的功夫,才能增光添彩。虽然不去侍疾也是少了一项麻烦,去了也不可能真正侍奉,但此时正是巡幸途中,正要为天下万民做个表率,后妃和睦贤德,后宫亲如一家,自然也是他们分内应该的。

    更麻烦的是皇后身边四个孩子。

    大公主尚且可以自理,也已经得到皇帝允许每日骑马一个时辰,但让她一个人照看三个孩子自然就太勉强,按理应该有人照顾。只是皇后才病了,就有人接手他的孩子,未免情理上都不合适,也只好等着情况变化,不论皇后是好转还是情况更坏,总有个结果。

    瑞香的病,其实自己觉得也不重,只是身上困乏没有力气,又吃不下什么,夜以继日地发烧,又时常昏睡罢了,说起来不痛不痒,只是清醒时也会担忧皇帝和孩子们,他自己就看得太轻,觉得多少也是舟车劳顿,或者走走停停,无聊又疲倦。

    皇帝说要把三个孩子都带到玉辂上去,瑞香反而吃了一惊:“为什么?”

    皇帝看着他,一时说不出话,把粥碗又推过来:“多吃点。”

    瑞香勉强地再度拿起调羹,面带倦色看着碧莹莹清香扑鼻的碧粳米粥,又抬头看了一眼同样带着疲倦的皇帝,终究舀了一勺吃了,再度追问:“你那里成天的忙,把孩子带过去,方便吗?”

    他不怎么清楚自己病了几天,还得问身边的人,但也知道皇帝十分担忧,屡次来看,每次来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而孩子的事瑞香早就想过,不过他想的是托付给谁更稳妥,并没想过让皇帝带走。

    皇后还在,嫡子交给旁人抚养倒也不必亲力亲为,因为瑞香的宫人一定会看着的,传达他的意见,但这个人选的身份性情都要合拍。太低了自然不合适,但高位如贵妃淑妃都没有孕育过,怎么知道该怎么照顾孩子?昭仪虽然有个二皇子,但他身体本就不好,哪儿经得起再劳累?

    其他人就更不合适了,所以瑞香虽然和心腹商议过,但总没有个办法,也就始终没说。

    皇帝的语气很轻松:“有何不可?他们都还小,也不至于乱跑,在我那里你也放心,我也放心,免得他们闹你。你就好好养病吧。”

    瑞香沉默一阵,又说那早就说了好几遍的话:“我又不觉得我病了,只是困倦,你别担心。”

    他说着,又去拉皇帝的手,从睫毛底下看着他,试图套话:“你到底在担心什么?我的病……”

    他略一停顿,皇帝就蹙眉,显然瑞香是套不出来丈夫的话的。皇帝也不瞒他,怕他什么都不清楚,更添心事,解释:“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风寒入体是一定的,但脉象表征又有不同,你也知道,他们不敢贸然下药,只好多试试。什么都不敢说准了,真是一群庸医!”

    说着,皇帝也来了气,忍不住骂了一句。

    瑞香倚着软枕看着他,知道他并没有骗自己。御医在他面前的说辞更是云山雾罩,还是一样不肯说准,瑞香因自己感觉不算沉重,又不痛苦,也只是隐隐担心,心中并不如何沉重。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只是进宫后他许久不曾病,都忘了生病是什么感觉。瑞香心里觉得自己或许是出发前太忙,出发后又受了凉,此时无事可以操心,也就可以放心病倒,所以才一病不起,要把从前的疲乏补起来。

    他从前就有连着劳心劳力几天后一定要补眠的经验,现在觉得也说得过去。只是说给皇帝听却被瞪了一眼,只好不再这样说了,跟着他改口御医只要找准药方就一定会让他很快好起来的。

    皇帝没见过他生病,近来情绪很是紧张,一天总要看他一两次,瑞香不舍得他奔波劳碌,又想一睁眼就看见他,心中很是纠结。他要劝皇帝不要留宿,皇帝也并不听,说他这病又不过人,何必矫枉过正?对外就说是分开住的不就好了?

    瑞香推不动他,精力也不济,认真说上几次皇帝还要生气,只好不说了,又叫身边人严密封口。

    宠信爱重是一回事,不顾规矩与自身是另一回事。夫妻恩爱到失去体统,自然是不行的。皇帝身体与国相关,两人若是恩爱,瑞香自然应该死活都劝他避开自己,等好了再相见,而皇帝也应该保重自己,不能扔下责任……

    瑞香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

    皇帝留宿也怕让他休息不好,且一向很忙,这也不过偶尔为之,瑞香劝不动,也只好算了。

    孩子被带走后,贵妃等人就要来侍疾了。瑞香没有精神,打个招呼就不再说话,他们倒是认真排了个班次,每日两班,夜里不来,轮换着看人做些煎药,煮粥的活,在他清醒的时候陪他说说话,劝膳送药。

    瑞香心中觉得这也不错。有人陪,他也能打起精神来说说话,醒醒神,再说路上枯燥,也不好随意跑来跑去,在他这里一同侍疾的两人也能闲聊打发辰光——马车上是不能看书的,晃得眼晕。

    他病着,注意不到别人的神态形容,但侍疾过几天后,贵妃等人都有些担忧。因为皇后这里严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形,但看瑞香每日昏昏沉沉,难免就将情况想得严重了些。大概是在宫里有瑞香在上的安稳日子过久了,一想到皇后或许要病一段日子,他们也心中没底。

    等初冬终于到了洛阳紫微城,瑞香还是病着,贵妃接过了宫务,按照先前的安排分配好宫室,安顿入住,又查过一遍人手炭火,叫人赶做过冬衣物等,同时就也要接过照顾皇帝的事务了。

    三个孩子都被带进了长生殿,贵妃也得照顾到,一番忙碌下来,真是筋疲力尽。

    进紫微城后,皇帝就叫人免了每日的侍疾,改让大公主带着孩子们隔一日去看望一次,侍疾也同样隔日一次,只是和孩子们分开。见状,二公主二皇子等,也被母亲安排着尽孝,聊表心意。

    皇后的病症还是如前,汤药也没断,宫内宫外渐渐都染上几分愁绪。

    虽然知情的人并不觉得事情已经到了要未雨绸缪的地步,但有些人难免想到若是万一,后位该落在何人身上,难免为此蠢蠢欲动。

    皇帝皆看在眼里,知道这也是因为瑞香当初本是继妃,自己本就是续娶,若是万一,自然人人都觉得自己需要再行立后了。这也是他当初要将景历等孩子带在身边,而不是选择妃嫔抚养的原因。

    如今只是略有波澜,但若是景历握在谁人手里,恐怕就有人要忍不住出手了。毕竟谁能得到嫡子,也就多了几分胜算。

    他本是防备,但要说是做饵,也不是不可。

    景历在长生殿,群臣都已经见惯了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把他们交给乳母保姆,自己偶尔过问。瑞香带着孩子的时候,每日早晚至少要见三次面,更是事无巨细照管周到,皇帝虽不能如此,但也经常有空就叫乳母把孩子带过来,说话逗弄。

    路上熙华和嘉华都不必上学,到了紫微城就都要补起来,因此十分忙碌。景历和曜华二人也要开蒙,自然只能是皇帝自己来了。此事出入长生殿议政的大臣都看在眼里,甚至不少见到两个孩子,看着皇帝的子嗣在眼前慢慢长大,难免多出几分信心,倒是有助于君臣和睦。

    有时候皇帝与重臣议事,孩子闹着要见他,在后殿高声哭闹,皇帝也只好叫人抱过来,一边大腿坐着一个,抱在怀里哄。群臣也就只好看着。

    双生子就是这点令人头痛,一个哭闹另一个也跟着,一个眼尖发现点心或者宝贝叫起来,另一个也跟着折腾。虽然已经是开了蒙的孩子,但终究还小,哭起来皇帝又怎么舍得冷面相对?

    免不得脾气越来越好。

    看着皇帝带孩子的臣子年纪多数比他大,子孙满堂的多,见他因带孩子而不得不暂停政务,捋着胡子忍俊不禁:“皇子与宗君的眉眼气象都很像陛下呢,年纪小小,却很聪明。”

    ……皇帝总觉得自己也被当做子侄辈安抚了,但又说不出来什么。

    习惯了之后,众人都能在两个孩子乱跑乱抓的时候一如既往畅所欲言,也就少不了被调皮又好奇的两个孩子合伙作弄,扯衣服冠带,甚至站在怀里踮着脚扯胡子耳垂。还没有人敢御前失仪,皇帝又顾不上抱回来,只好示意李元振等人去抱,偏偏他们也不敢强硬,只好跟在两个孩子屁股后面,捉住这个那个跑了,好一番狼狈,最后弄得好好的午朝晚朝尊严全无。

    即便如此,皇帝倒也没听见什么意见。多数人都对宗君上殿有点看法,但如今皇后有病,也只好如此,而皇长子在此对拥护的人而言是顺理成章,对不怎么愿意的人而言可能是皇帝的意愿,也就不好说什么,渐渐成了惯例。皇帝也就顺便将开蒙之责交给众臣分担,不少人都带着二位殿下认过字,连自己的名字都被记得清清楚楚。

    两个孩子也确实聪明,除了不听劝的时候淘气捣乱,倒也能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称呼,还礼,一小团的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努力伸出两只手拉人衣襟,实在是可爱得很。

    如裴渡,万家玉郎,瑞香的小哥哥万符等天子近臣,除了参与朝会,也时常入宫伴驾,有时正在闲话忽然有事,皇帝站起身就将怀里的孩子递过来,自己转身出去,他们只好抱着皇长子或者宗君。

    裴渡第一次抱孩子的时候面面相觑,逐渐不知所措。

    两个孩子倒是见惯了他们,笑嘻嘻地叫人,一本正经地询问:“想吃橘子吗?我想吃橘子了。”

    裴渡直冒冷汗,不敢放下也不敢用力,只好劝在自己怀里扭着头转来转去的小殿下:“殿下别动,小心摔了。”

    抱过几次,怎么也熟练了,只是若是万符在场,两个孩子都爱粘着他一些,口口声声叫小舅舅,此起彼伏好像两只麻雀。皇帝被吵得受不了,就会搁下笔揉额头,吩咐:“带他们去看看瑞香吧。”

    紫微城不是大明宫,刚来,规矩也没有那么大,而且这一次长生殿和蓬莱殿离得近,只是中间隔着一道宫门,但万符白日进去见个面还是方便的,皇后那里隔一日才有人侍疾,即便是不巧碰上了,双方也很少真能见面。

    万符应了一声,起身叫过两个孩子。

    今日下了雪,地上薄薄一层,可见 冬天是真的来了。殿内已经用起薰笼,还燃着温暖的百合香,门口却是一片冷冽。万符等着乳母们抱起孩子,打起伞遮雪,自己也撑着一把伞,走进茫茫雪地里。

    冬天真的来了,一片雪花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