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铸梦1999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1

分卷阅读371

    神来,忙摇头道:“没,没什么。就是担心……没事了,争取这次把世纪房产网的品牌效应做起来吧,接着我们还要强推东信微博呢,只要我们做好了自己的本分,陈骁也没什么好说的吧。”

    杨晋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他边走边想,越想越气,最后那人怒气冲冲地敲开邻居家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谭露道:“我就是那个借斧头的人?”

    杨晋点了点头:“嗯,陈骁就是你的邻居。”

    谭露吐了吐舌头,杨晋笑道:“我知道,你跟秦艺是好闺蜜,秦艺就是那副没有借给你的犁。因为陈骁跟秦艺分手的事情,你对陈骁一直都带有自己的主观看法,甚至可以说是偏见。老实说,真没必要。”

    陈骁自然是不知道谭露此刻心中对自己翻腾倒海的思绪,他现在正为京州市那个项目的检查犯愁呢。

    萧卓方找来对付陈骁的那个人不是这么容易打发的,无论徐维义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那人就是无动于衷。

    陈骁让徐维义加大筹码,因为他一贯相信,没有所谓的忠诚,只有诱惑的筹码太低。更何况这个人帮着萧卓方做违反常规的事情,并非那种坚贞不二的人。

    可事实上,无论徐维义的筹码加了多大,那人偏偏就是不给面子。

    陈骁开始明白了,一定是萧卓方给那个人打过了预防针,要警惕世纪中源集团的糖衣炮弹。

    送钱送礼这种事情,其实技术含量是相当高的,不是你愿意送,别人就愿意收。

    现在陈骁只能启动第二项应急方案,请京州市李书记去莅临指导工作。

    其实陈骁并不愿意劳烦李书记。

    李书记看好世纪中源集团,看好智能生态式的建筑项目倒是不假,可是只要你的施工没有出现重大事故,跟他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根本不用过来查视。

    即便他笑呵呵的来了,那也属于人情牌。

    这样的人情牌,打出去一张,手头上就少一张。

    现在萧卓方只是出了一张“10点”,陈骁就要用“大王”去镇压,如果萧卓方的手上还有j、q、k怎么办?

    思虑再三,陈骁把这张“大王”牌又插回到了牌堆里,拆了一个“j”出来。

    他打电话联系到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武宏祺:“武教授,请问你在建委有没有关系可靠的,主管安全事故的熟人?”

    第369章 领导人的素质

    道理很简单,萧卓方在渝市也有在建工程,比如说滨江北路。

    你掐我脖子,我掐你脖子,要想活命,大家只能一起松手。

    几天之后,徐维义从京州市传来消息,安全检测过关了。

    于是乎,瑞信地产在渝市滨江北路的在建工程也得以顺利复工。

    在这整个过程中,陈骁与萧卓方之间自始至终都没有进行过一次对话,双方仿佛一对知心的恋人,每一句话都是多余的,干就完了。

    对于世纪中源集团来说,这次安全检测事件不过是众多明争暗夺中毫不起眼的一次案例,但是对于徐维义来说,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他尝试了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

    林栩的心里也清楚。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徐维义是智能生态城市的项目经理,需要解决很多非技术方面的问题。

    金宏的萧卓方一时掐不住陈骁的脖子,开始专注于自身的扩张。

    毕竟贺翔帮他对付陈骁,是基于自己能够在金宏或瑞信的合作项目中能够得到的利益。陈骁因抢占南江区步行街防碍到了贺翔的利益,故而贺翔想给陈骁一点颜色看看,但是如果贺翔不能在与金宏或瑞信的合作项目中得到足够的利益,他那么大老远的来一趟渝市,仅仅被萧卓方拿来当枪使,可能么?

    所以,萧卓方现在暂时不打算招惹陈骁,他希望能够把贺翔这匹狼养得更“家”一点,多给他一些好处。

    其实陈骁自从拿下城西镇老城区的地皮之后,智能生态城市的实施被提上了日程,在进行这个大规模的综合计划的时候,他也不想与任何人为敌。

    从2004年的冬天到2005年的春天,大概是渝市地产圈最平静的一段时间。

    平静之下,各方具有实力的地产公司都趁着当前大好的行情大赚特赚,随着房价的提升,地产公司的营业额也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之中,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现在倒是极少出现。

    而世纪中源集团在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务的同时,环保建材,光伏产品、智能家居、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产量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05年春节之后,彭光全给陈骁引荐了一个人。

    “覃玉成,今年三十岁,刚从米国回来。在米国专业从事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曾获得过多项专利技术,绝对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彭光全向陈骁介绍道。

    “不错。”陈骁赞了一句,又问“覃先生在米国发展得不错,为什么想到回国?对将来的职业规划又是怎么设想的呢?”

    覃玉成道“我出国是为了见识更多,学到更多,不过身为地地道道的华人,我还是秉承了老祖宗落叶归根的传统理念。当然,主要是我的父母都在国内,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没有晚辈在身边总是不方便的。”

    陈骁笑着点了点头“覃先生还是蛮孝顺的,这一点我非常喜欢。”

    覃玉成接着道“陈总您刚才问到我的职业规划,其实无非就是希望在环保建材领域做到极致,把自己研发的成果投入市场,产生切实的效益。我想这一点跟贵公司的宗旨是吻合的。”

    陈骁道“好,非常欢迎覃先生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也的的确确需要更多像覃先生这种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的加入。既然是彭老推荐的,我这边没什么话说,具体工作就交由彭老去安排的,你有什么意见也可以直接跟彭老交流。”

    彭光全也当着覃玉成的面对陈骁说“我的年纪大了,理论基础落后,很多前沿的东西学习得也很慢,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