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铸梦1999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5

分卷阅读135

    ,拆迁款还没了。

    对陈越海的还款能力,陈骁表示怀疑。

    陈越铭拍了拍陈骁的肩膀,说“你也这么大了,自己看着办吧。走,带我看看你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怎么就资产上亿了呢?”

    陈骁跟陈越铭走出卧室,见张榕还拉着颜荞的手说东说西,仿佛失散多年的亲母女。

    这样挺好,不用担心婆媳关系了。

    下午,陈骁带着一家人到美食城和在建的雅林园小区考察了一番。

    “刚接手雅林园的时候是个行将烂尾的工程,现在差不多快封顶了。”陈骁介绍道。

    “现在的小区比以前更完善、更漂亮了。对了,你打算卖多少钱一个平方?”陈越铭问。

    颜荞接过话来道“均价差不多拟定在1500左右吧。”

    陈越铭算了一下假设跟北区正街那套房子一样的面积,一套房子得投十二三万,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多啊——这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是不是贵了点?”陈越铭问。

    “呵呵,房价的疯狂时代还没有正式启航,你就等着瞧吧。现在谁买谁赚到。”陈骁道。

    “房价上涨,你是赚钱了。可是对老百姓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爸,你什么时候去巴黎圣母院进修的?”

    “呵呵,你想啊,家有所居,是咱们的传统观念。但是当人们把大半生的积蓄都拿来买房,那么用在衣、食、旅行等方面的开销相对就少了。降低了生活品质不说,也让其他的行业陷入更激烈的竞争中。”

    “可是房地产行业的兴起,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建材、金属、运输等多个行业,甚至可以带动就业。专家说过,房价上涨是好事,因为它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拼命的工作,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狗屁逻辑!”

    “不是啊,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为什么?”陈越铭转过头来看着陈骁。

    “因为……我是卖房子的。”陈骁说。

    事实就是这样,哪有什么道理可讲?

    就看说话的人,是站在谁的立场而已。

    陈越铭说“以前在乡下插队的时候,一个很有学问的朋友跟我说过人类来自于自然,也终将回归于自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伴随我们一生的住房,越是能够让人亲近于自然,就越能得到身与心的享受。你盖房子是为了赚钱,这个谁都能理解,不过,是不是可以在为大家更好的品质方面多下点功夫呢?”

    陈骁笑道“乡下就最接近于自然了。你的这位朋友,应该不会返城了吧?”

    陈越铭摇了摇头“他回城了,因为仅仅是一个想法,是不足以改变现实的。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这个想法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型问题。并且,他也知道,这或许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就跟愚公移山一样,坚持下去,总有把不可能变为有可能的那天。”

    陈骁知道,当年下乡插队的青年中,不乏各类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回到原本的位置上后,大多都有一定的建树。

    按照陈越铭的说法,在那个年代就提出这种想法,并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到的,很有可能不是乏乏之辈,说不定已经混到了某个建筑研究院的领导阶层,甚至有可能是建委的人。

    自己是搞房地产的,要是有这么好的人脉,干嘛不用起来?

    所以,陈骁便问“谁呀?还有联系吗?”

    陈越铭仔细的想了想,说“那个年代的通讯不是很方便,返城之后大家都失去联系了。”

    陈骁撇了撇嘴“是人家不愿意搭理你吧?”

    陈越铭道“胡扯,我们常常在一起打野兔,酿酒喝,说好的友谊地久天长呢。”

    另一边,张榕还拉着颜荞的手,嘲笑陈越铭说“你叔除了会吹牛,也就是下得一手好面了。有机会来城西镇,我们煮面给你吃。”

    颜荞乐得直点头。

    关于吹牛这件事,颜荞大概是认同的。

    有其父,才有其子嘛!

    另外,张榕向她展示了纯朴、简单的一面,相比那种豪门家族,跨个门坎都有千百种规矩的,张榕无疑让颜荞与陈骁家人的距离感瞬间拉近了很多。

    第二天,陈骁开车把陈越铭夫妇送到了渝市机场。

    临登机的那一刻,陈越铭忽然扭过头来,对陈骁说“我想起来了,那个人姓武的。”

    陈骁翻了个白眼,敢情你想了一个通宵,就想起人家一个姓氏?

    说好的友谊地久天长呢?

    第134章 这是老爷子的意思

    “武教授!”徐维义提着一篮子水果出现在了武宏祺的家门口。

    “维义同学?快快快,进来坐。你说你来就来了,还买什么水果呀。”武宏祺一边接过徐维义手中的水果篮,一边把徐维义请进了屋里。

    武师母给徐维义泡了一杯花茶,微笑着请徐维义中午留下来吃饭。

    徐维义回道“不敢劳烦二老,我就是顺路过来坐坐,一会儿还有事呢。”

    武宏祺示意老婆去厨房忙自己的,否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徐维义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

    闲拉了一阵家常,杯中的茶水已经过半。

    “我再给你添点。”武宏祺拿起茶壶,将那热腾腾的茶水从半空中由低到高的注入杯中,娴熟的手法可见一斑。

    “维义同学,工作干得怎么样了?”武宏祺看透了徐维义有事又羞于开口,便主动打开了话题。

    “还是老样子。对了武教授,我听说您在建筑科学研究院还挂着职呢?”徐维义问。

    “对啊,整个建筑科学研究院像我这样的教授级高工,足足一百多人呢。”武宏祺道。

    “不知道新技术应用研究所这样的,需要什么样的进入门槛啊。”徐维义问。

    武宏祺稍稍顿了一下,很快领会到了徐维义的意图。

    这是在华然地产干不下去了呗!

    想通过老教授这个桥梁,进入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单纯的新技术应用研究。

    “维义啊,我上次跟你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比以盈利为单纯目的的私人企业来讲,研究院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老武!”武师母在厨房里朝着武宏祺招了招手。

    “你等我会儿。”武宏祺放下手中的茶杯,朝厨房走去。

    徐维义也跟着站起身来,对武宏祺说“武教授您就先忙,我还有点事儿……”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