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小夜班员之厄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 告别

第二十二章 告别

    第二十二章    告别

    到了八月,天气愈发炎热,八月八号晚上八点整的时候,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天是周五,南宫丹要去仓库值班,不过即使他留在家里,家中也没有电视可看,钟挥对此不感兴趣,没有费神在电脑上搜寻直播,南宫丹出门后,他在卧室开着空调继续看书,南宫丹倒是可以在收音机里听开幕式的直播,他一定会听的。

    果然,南宫丹第二天早晨回来,很兴奋地和钟挥说:“昨天晚上的开幕式,很盛大的,虽然没有看到画面,可是只听收音机里的介绍,就觉得很壮观了,配的音乐也特别有气魄,让人想到了盛唐,真的是只有中国,才能够举办这样的开幕式。”

    钟挥微微一笑:“可不是么,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光是吉祥物就弄了五个。”

    仿佛今后再无机会一样,都抢着要在这一次登场,赚这一笔。

    南宫丹:“……后面各个国家运动员入场,伴奏的曲子也很好听,都是她们当地的音乐。”

    钟挥笑道:“我比较想听的就是这个。”

    欣赏一下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还是挺好的。

    从八月八号到八月二十四号,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南宫丹都关注奥运会,两个人吃饭的时候,他就给钟挥讲,中国又得了几块金牌。

    钟挥看他那“与有荣焉”的样子,笑道:“大叔,这个周日打算锻炼吗?虽然现在天气实在太热了一点,不过你可以在房间里开着空调做俯卧撑的。”

    于是南宫丹顿时熄火,不再那么兴奋,奥运的主旨是“全民体育健身”,为了响应号召,本地公园几个月前新增了一些户外健身设备,比如说腹肌板、扭腰器之类,旁人倒是有过去使用,只是南宫丹从来没尝试过,在南宫丹看来,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就是锻炼了,其实倒也说得通,毕竟日均一个小时的单车训练呢。

    到了二十五号,钟挥与母亲一起机场送别张凝,张凝这一次的假期是一个月,她与Jessica一起去北京看过了开幕式,在北京玩了几天,就回到湖南,在湖南也是各处游玩拍照,回去的时候,旅行箱里装了许多中国特产,主要是食物。

    机场上,张凝与袁敏怡久久拥抱,袁敏怡道:“到了那边记得发邮件过来。”

    张凝说:“我会的。”

    分别这么多年,之所以没有感觉太过生疏,就是因为有电子邮件,航空邮件和越洋电话都有些偏贵,邮件就容易得多了。

    Jessica也和钟挥告别:“再见,真可惜这里不好用facebook,否则我们可以直接在那上面联络,我喜欢用facebook。”

    对于Jessica这一代美国人来讲,facebook是最时尚的社交软件,E-mail当然也是用的,不过在日常社交,总觉得有点太老旧了一点,一般都是学校或者公司的函件用电子邮件。

    钟挥也觉得有些遗憾,他对Jessica没有那么深的感情,遗憾的是网络如今有些受限,就像Jessica说的,用facebook有点困难,就在奥运会之前,据说有恐怖分子在脸书上策划对中国的袭击,中国要求脸书配合审查,脸书拒绝了,于是中国就屏蔽了脸书。

    钟挥其实并不怎样使用facebook,他只是不喜欢这样的受限,不过毕竟只是一个facebook,也就算了。

    送了张凝和Jessica离开,回家的路上,袁敏怡感叹着说:“小挥,你的成绩这样好,我本来很希望能够送你去国外留学,美国日本之类,只是现在可能没有那样的能力。”

    离婚后家庭财力削弱了一半,袁敏怡虽然赚得不少,也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了,然而自费出国留学的费用仍然是很大一笔负担。

    钟挥一笑:“妈,我还是先把国内的研究生考取了再讲其她。”

    明年这个时候就要研究生考试,能否通过还不一定,所以暂时不必为了难以出国留学而伤感。

    再一次见到南宫丹,南宫丹便问:“告别的时候很难过吧?”

    钟挥想了想:“阿姨是很恋恋不舍,Jessica倒是罢了,很从容的,毕竟在这里不能用facebook,她难以和美国的朋友们联系,手机里的照片都不能和朋友及时分享。”

    另外Jessica也怀念美国的食物,比如牛排、苹果派之类,虽然中餐文化博大精深,她也觉得是非常好吃,比在美国中餐馆提供的菜肴美味得多,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不过吃了一阵之后,仿佛是突然“过度审美”了一样,对美国那简单的饮食有了强烈向往,于是便去麦当劳吃汉堡包和炸鸡块,喝可口可乐。

    这一点也是张凝吐槽的:“在美国,哪里像中国这边天天买菜,每周去大采购一次,买回许多食物塞进冰箱里,吃的都是冷冻食品,冻肉冻馅饼之类,也有不用冷冻的,那边有许多的罐头,简直是但凡想得出来的罐头,她们都能做出来,各种各样蔬菜水果的罐头,还有肉罐头,全都是半成品,起开罐头将东西往锅里一倒,加热一下就成了,就觉得那哪里是厨房,简直就是一个工厂,灶台就是流水线,吃到嘴里都是一种工业产品的味道,不过很节省时间倒是真的。”

    袁敏怡笑道:“各有各的好处,我觉得这样简单些也挺好,在外面上了一天的班,又累又饿,谁还有心情那样细致地做饭?赶快做成,吃过了就罢了,假如是节假日……其实要烹调大餐也挺麻烦的,特别占用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假日,就很想放松放松,假如还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做饭,就觉得休息日都给扯碎了一样。”

    张凝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尤其之前要洗菜切菜,之后要洗碗刷锅,倒不是怎样重体力的劳动,也不需要很高技巧,就是特别腻烦,我一想到洗菜刷碗,就特别烦,好在罐头蔬菜不用清洗,洗碗如今也有了洗碗机。”

    两个人对这个话题有相当多的共鸣,聊得很热闹。

    钟挥在旁边静静听着,其实也有同感,从前不很觉得,自从与南宫丹同居,两人分工比较明确和固定,钟挥负责早饭,南宫丹来做晚饭,午饭钟挥在学校食堂里吃,南宫丹上午睡觉,下午一两点爬起来的时候,自己简单弄一点,他一个人比较容易对付。

    这样自己做饭,一餐两餐还好,长年累月这样做下来,即使每天只是烹调一餐,钟挥也是觉得有点厌烦,每天早上都要做饭啊,要赶着去学校上课,因此起床比较早,赶快清洗食材,该切的切,该搅的搅,这一串忙碌下来,当早饭端上桌面,钟挥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心情吃了,所以他就觉得那些半成品食材挺好的,冷冻饺子直接下开水锅煮,冷冻馅饼往微波炉里一放,加热之后就可以吃了。

    不要说钟挥和南宫丹两个人的空闲时间都很宝贵,即使是有大把时间闲在家里,钟挥也不想花这么多在烹调上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啊,有人是以烹调为乐,以此当做休闲的,只可惜钟挥不是,他的确在努力提高厨艺,然而不过是为了满足自身对食物口味的要求。

    九月,钟挥开学,这是医学本科最后一年,凡是有志于升学的,都格外加紧学习,十月就要报名统考,十二月进行初试的考试,而此时又要在本校医院进行实习,白天实习,晚上复习,时间相当紧张,班级里大半同学都忙于考研,少部分不考研的人,或者是保研,或者是准备去国外读书,所以钟挥连周末也不回家,一直都是在学习。

    十一节的时候,因为假期充裕,钟挥终于回家里去了,袁敏怡一看到他,便和他讲:“你张阿姨和丈夫分居了。”

    钟挥微微一愣:“怎么忽然会这样?前一阵阿姨过来,看起来还好好的。”

    “就是太突然了,我才奇怪,不过她们两个这件事还算平静,目前只是说分居,并没有到离婚这一步,两个人都说先分开一段时间冷静一下,其实也没有别的,就是文化差异比较大,这么多年虽然都在努力调试,彼此适应,不过终究是觉得比较困难,现在双方都觉得比较辛苦,就先分居。唉,真的是‘相爱容易相守难’,你张阿姨说,当初恋爱的时候,感觉很好,可是生活在一起就各种矛盾。”

    钟挥又问了几句:“那么Jessica现在和谁住在一起?她能够承受得住吗?”

    “和她妈妈在一起,那孩子倒是还好,起初难过了一阵,现在虽然情绪有些低落,不过倒是还撑得住,把精力都转向读书上面。”

    袁敏怡思绪漂浮着,想着张凝那封长长的邮件里写的话:“Mason是个好人,没有出轨,没有外遇,不过我们仍然无法继续在一起,这让我们两个都很痛苦。我和Jessica说,即使分开了,仍然是她的亲人,Mason会来看她,我们两个也会共同抚养她,直到她可以独立生活,大学学费不必担心。我还和她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好好学习,人的感情变化莫测,生活实在太复杂,唯独能自己把握得住的,就是自己的能力。现在想一想,我这一生最明智的决定不是出国,而是没有当家庭主妇,假如我此时是一个家庭主妇,该怎么办?我认识一个中国女人,到现在还苦苦地熬着,丈夫在外面有外遇,她只做不知道。”

    张凝提起的那个中国女人,袁敏怡从前也知道,张凝讲过她的故事,是凭婚姻移民出国,到了美国当家庭主妇——美国的家庭主妇还真的蛮多,很多人正式将此当做一种职业——而且还是带了孩子一起过去,起初还好,之后就给嫌弃,那个男人并不尊重她,因为她喜欢吃瓜子,丈夫非常讨厌听到嗑瓜子的“咔咔”声,就羞辱她:“你是鹦鹉吗?”

    然而为了自己和儿子的绿卡,她也只得忍耐。

    中国人在那边也是有一些同乡会之类的组织,张凝在那里认识了那个女人,因为同是只身漂洋过海的女人——那位主妇虽然带了儿子,然而儿子还小,也就等于她是一个人过来,额外还要照料孩子——因此两个人有许多话聊,那个女人每次见了张凝,就和她倒苦水。

    张凝起初也很为她气不过,觉得那个男人素质太差,还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呢,结果也是这个样子,不过冷静下来之后,张凝就给她建议:“或者赶快学好英语,出去工作吧,至不济在唐人街打工也好,有自己的一份收入,万一有什么事情,也能应付。”

    对方倒是也含含糊糊地答应,只是后来好像一直没有采取行动,那么张凝就以为,她便只好忍耐了,除非是放弃绿卡,带着儿子回国,这也算是“尊严换绿卡”吧。

    至于张凝感叹的,“早知如此,还不如找一个中国人”,袁敏怡劝她,“这未必是找哪国人的问题,中国的离婚率现在也在升高”,比如自己,找的是地道中国人,还是同乡,结果也是一样。

    钟挥点了点头,Jessica的境遇比自己当初要好一些,希望她能度过这一次危机,人生的考验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