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小夫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1

分卷阅读201

    是站队,对新帝表示归附之心。

    哪怕是流于表面的忠诚,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天顺帝看着奏折,神色颇为满意,御笔朱批之后,对贺林轩笑道:“还是林轩你有法子,可是解了朕心头一大患啊。”

    贺林轩谦虚道:“陛下爱民如子,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臣不过是加了一把火,让火焰燃的更快一点罢了,不敢居功。”

    “你啊,又在拍朕的马屁,该不会又有求于——”

    翻开户部最后一封奏折,天顺帝的话一下子顿住了。

    他抬头看贺林轩,再看看手里的奏折所书,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拿起奏折,念道:“臣有意与工部有司议计改进农耕、粮种,增粮产,富万民。故,拟于十月初九亲赴南郊考察,择试验田,以兹后事……啧,你莫非以为朕不知道你初九那日是要做什么去?”

    天顺帝眼神复杂地看着贺林轩,“你要同夫郎儿子出游,直说就是了,这寻的什么借口,冠冕堂皇,朕都替你害臊。”

    话虽这么说,但他在贺林轩憨厚的笑声中,还是批复了一个准字。

    停了笔,天顺帝忍不住抱怨道:“林轩啊,你这户部尚书当得,是不是太轻松了些?朕每日案牍劳形,不敢有分毫懈怠。林轩高才,不如,再替朕分担一二?”

    贺林轩当然知道天顺帝的不爽,任何一个老板在加班加点累死累活的时候,看到员工还有时间精力宠老婆秀恩爱的时候,都会有一样的心情。

    他笑起来,避重就轻道:“陛下,这您可误会微臣了。”

    “哦?”

    天顺帝接过老公公递过来的茶,也想听听他要怎么忽悠自己,顺便放松一下。

    贺林轩道:“士农工商,国以农为本。若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商业想要发展就是一纸空谈。如果粮食充足,之后想要做什么,都没有后顾之忧。”

    “有理。”

    天顺帝喝了参茶,叹了一声,道:“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前几年天公不佑,收成太差。朕现在就盼着钦天监那些人是有真本事,往后三年能真如他们说的那样风调雨顺,这样农家人日子好过了,咱们大梁才有未来可期。”

    贺林轩点头,他也是这般想法。

    他道:“天文一事,微臣不懂。但地理之事,却有可循之法。”

    天顺帝来了兴致,扬眉笑道:“愿闻其详。”

    贺林轩原本也打算之后上本呈奏,现在提前给天顺帝解说一二,做个铺垫也是好的。

    他请天顺帝取来万里江山图,两人移步图前,贺林轩手点羊皮图纸,道:“陛下请看,我大梁各州,都有其典型的地貌。如南岭以山陵为主,南扬以河谷平原为主,东阳、东海、东肃建梁等州多平原,北齐、北燕多草原,北漠、西凉多沙地。”

    “地理不同,注定人文不同。

    且不说别的,就说各州的作物,就不一样。南地水泽丰沛,多种水稻。往北,则以粗粮薯物为主。

    若能借地利,种最合适的作物,有最好的收成。到时候,再以商为桥梁,互通有无,岂不能让各州百姓都有立足之本?

    唔,说的远了。咱们说回臣奏本上所言,精耕、良种之事。

    若百姓一人有一亩田,一年到头小心耕种,该播种的时候播种,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除病害的时候除害,只要少些天灾人祸,这些精心耕种的田地出产,不说能多十倍,两三倍总是有的。

    而若粮种改进,收成就更可观。

    具体如何做,只要得到陛下准许,微臣便与工部掌司农事的人好好商讨,先择作物,再在各州择几处地方做对比试验,若有成效,到时候开辟荒地予农家,既不碍着大人们的私产,也能让农户更为尽心。

    当然了,单只改进耕种和良种,没有三五年时间也见不着太大的成效。

    不过咱们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做些准备,这第一件事嘛,就是鼓励生育。

    若是人口不足,其他事都免谈……”

    贺林轩开了话匣子,一时说的尽兴,等到回过神时,才赧然道:“这些都还只是设想,不够严谨。陛下眼下听一听,待日后有了实绩,再议不迟。”

    天顺帝跟着他的思路也在沉思,听他这般说,摆手笑道:“林轩肯与朕说这些,朕喜不自胜。”

    他和贺林轩坐回原位,道:“别的不说,单只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一事,朕这些日子也在琢磨。”

    “陛下请讲。”

    贺林轩放下喝了一口的茶水,作洗耳恭听状。

    天顺帝用手指点了点头,神色取笑,但也没对他这种流于表面的恭维说什么,继续道:“户部呈上来的户籍总报,朕已经看过。这几年,新增的丁户越来越少,再有前几年的……哎,死去的人丁却是倍增,长此以往,大梁国本必将动摇,朕也为此忧心不已。”

    哪怕现在只有这样的趋势,但已经让天顺帝很有危机感了。

    贺林轩暗自点头,皇帝现在也是凭他自己钻研的帝王之道,摸石过河,能看到这一点,已经很是难得。

    “陛下宽心,桥到船头自然直,总有解决的办法的。”

    他安慰道。

    天顺帝笑了笑,说道:“但朕也没什么头绪。”

    “虽说朝廷能够表态,颁布旨意勉力生产,再许一点减免的好处。这都是有迹可循的做法,但具体会有怎样的反响,朕心里却没有数。

    毕竟,如今丁税过重,许多人家都不敢生,也不愿意生。

    朕总不能按着他们生孩子吧?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丁税上做些减免。可这样一来,难免触及许多人的利益,又将是一场大难。”

    贺林轩自然明白他的顾虑,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丁税减免是个办法,若操作得当,也是可行的。”

    “哦?看来林轩也想过这些,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天顺帝催促道。

    贺林轩也不跟他卖关子,直言道:“现在的丁税征收并不合理。微臣原本想等过了这段时间,再上奏陛下,将赋税调整回天运年间的赋税比例。虽然也不低,但总比天齐年间增收那么多名目,层层剥削,使得民不聊生来的强。”

    老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