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小夫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9

分卷阅读129

    日让我着人到南扬买办粮食。回信说,那边的粮食泰半已经被人收走,只留下百姓的口粮和粮种。这事怕是不好办啊!”

    “什么?”

    闻言,秦老收住笑容,皱了眉头。

    他和梁兴邦对视一眼,追问道:“南地虽有几处遭遇水涝,但这两年收成不坏,怎可能没有余粮买卖?到底怎么回事,你且仔细说来。”

    莫安北也摸不着头脑。

    “南扬一直是大梁粮仓,委实不该如此。我的人还特意去南边其他五州也去打探了,南岭的探子前后脚送回的消息,说那里的粮食也被人收买过。”

    梁兴邦沉吟道:“肯定不是陈党,那又是谁?”

    他怎么也没料到,到这关口会杀出第三方人马。

    “我这也是糊涂了。”

    莫安北说:“而且密信上说的很明白,是在朝廷征税前,就有人来收了。王爷,北地的粮食不剩多少,我们再不调度些送去,恐怕会出乱子啊。”

    之前是想着,先把北地各州的粮仓打开应急。等到他们南下,再从南边买办粮食送过去补上春夏的缺口。

    ——至于朝廷,从始至终就没人指望过。

    现在这个情况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哪怕没有真的打仗,总不能让士兵饿肚子吧?

    梁兴邦道:“可有查到这些粮食的去向?”

    那么一大批粮食,要运送不可能不留痕迹。

    莫安北忙道:“已经去查了,但还没有确切的结果。不过,近来寿康郡王似乎有些异动,不知道这件事和他有没有关系。”

    “七弟?”

    梁兴邦有些诧异。

    七皇子是先帝子嗣中最小的一个,当年出京时还不足三岁,现在也才堪堪成年。

    梁兴邦早就听说他被陈党养的玩物丧志,从没想过他是在韬光养晦。

    “正是他。”

    莫安北道:“查到他实属巧合。”

    “你们信里说那个四方来贺如何如何,我总觉得里头有些古怪。

    听说长漳也要开这样一家酒楼,就遣人留意了。

    没想到他们还真会来事!

    那王姓管事,一来就给南地士子送了四方册。像我这样有点身份的,还能多得一本中华诗集。

    说是马上要开张了,我就安排人盯紧点。

    长漳就在寿康郡的治下,我的人没看出四方来贺有什么不对,反倒是郡王爷,近来手头紧得很。

    外间说他好赌成性,但就是这样,也不至于典当太君殿下留给他的遗物吧?他这般花钱如流水,说不得还真和这件事有关。”

    “是么……这就有意思了。”

    梁兴邦笑了笑,道:“既如此,便请七弟过来与我一叙吧。我,也有好些年不曾见他了。”

    但没等他和七皇子见上面,就收到北地的飞鸽传书。

    ——何谚说,北地九州三日之内都收到无偿赠粮。对方身份,尚在追查。

    章节目录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东肃州, 府台。

    “我说州牧大人,难得上一次公堂, 您还愁眉苦脸的,我可就不答应了啊。”

    下公堂进了内室,高平接过何谚取下的官帽,见他眉间依然紧紧皱着,不由笑话道。

    何谚摇摇头, 问道:“追查粮源的人,可有新消息传回?”

    “有是有,但不是你想听的。”

    高平想起这件事也叹气了:“这粮仓空空吧,咱们心里慌。可这来了粮食, 还是不要钱的义粮, 我这心里更不踏实了。大人,你说到底是谁如此慷慨?这世间当真有人行善, 不为名更不为利?”

    “有舍自然有所求。”

    这一点何谚从没怀疑过。

    “就是不知道,他求的是什么了。”

    高平深以为然,但这件事还是像一团迷雾,吹不散, 解不开。

    不等他深想,却见何谚换下官袍,高平忙道:“何大人,今天说什么我也不放你走了!我可是知道,阿嫂最近看你都腻味,你老实在府衙待一阵, 就当是体贴阿嫂了啊。”

    何谚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但手上的动作还是没停。

    “不回家,我今日要回山水镇一趟。”

    “……可是老爷子?”

    高平还以为是何老爷身有不适,何谚摇了摇头,说了一个让他意外的答案:“我约了林轩。有些话,是时候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

    一个时辰后。

    贺林轩踏上何谚的小船,打发送他来河上的船家回转,唉声叹气道:“远丰兄真是好雅兴。江水尚未回暖,你不在家陪着夫郎,反而约我来此垂钓。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他拢了拢披风,坐到何谚面前。

    何谚边给他沏热茶,边笑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自得了这首诗,此情此景,我便向往已久。今日机会难得,让林轩陪我共品蓑衣翁的怡然惬意,岂不妙哉?”

    他说着,摆了摆手——州牧大人很应景地换了一身蓑衣,旁边还插着一把鱼竿,似模似样的。

    真是应了那句,有诗饮水饱,蛋疼真文士。

    贺林轩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压下心里的吐槽,无奈道:“远丰兄,你别埋汰我了。自从出了邱山长那事,我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何谚一听就笑出声来。

    当日,山水书院的老山长得了这诗,兴致上头便换上一身蓑衣,独乘孤舟到曲临江钓雪。等被人接回去的时候嘴唇都白了,大病一场。

    贺林轩此后专门派人在船坞看着,生怕谁再出个好歹。

    “他老人家性情直率,意气不减当年,实乃我辈之楷模啊。”

    何谚戏谑地看着他,难掩幸灾乐祸。

    “可饶了我吧。”

    贺林轩摇头失笑,放下茶杯道:“冷风吃着伤身。回头再有个头疼脑热,嫂子不心疼,我夫郎可要心疼的。远丰兄,咱们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精挑细选这么一个好地方,究竟有何隐秘事要和我商量?”

    二月的曲临江上,除了冷水就是冷风,说的话当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