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小夫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4

分卷阅读124

    哎,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李文武虽说盼着现在这个腐坏的朝局赶紧被推倒,重建新的格局。

    可这样不合时宜地发兵南下,还是让他颇有微词。

    张河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你有空心疼别人,不心疼心疼北疆将士,心疼心疼我阿父阿兄!”

    “他们如何就是那样不顾百姓死活的人?

    要不是被逼急了,哪里会做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把他们逼到这份上来!”

    说着,他惶惶然地拉着李文武,哭道:“恒之,你老实跟我说,是不是狗皇帝又下了什么旨意,逼他们做什么了?我……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就这样瞒着我,现在教我如何是好?”

    李文武看了贺林轩一眼,见他点头,便从遇见秦老开始,将他们的猜测全说了。

    张河这才收住泪水。

    傻了一会儿,他抓住李文武呐呐地道:“我,我阿父造反了?”

    李文武哭笑不得,实在不知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不过没等他说话,张河就一拍手掌,大叫道:“好啊!早就该反了他的!”

    “阿爷去的时候,阿父阿兄被逼出京的时候,咱阿父阿爹走的时候,我就想着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早在那狗皇帝坐到龙椅上的时候,就该砍了他的脑袋!光烧了陈府有什么用,杀了陈老贼有什么用——”

    “哎哟我的祖宗,你可小声点。”

    李文武赶忙捂住他的嘴。

    张河拍开他的手,又皱着眉头说:“话虽然是这么说,可窝囊了这么多年,怎么偏偏选在这大冷天的时候动手了?我阿父肯定没糊涂到这份上,难道他现在跟着的那个人,也是和狗皇帝一样的糊涂蛋?”

    “……”

    李文武和李文斌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才好了。

    不过这个问题,也正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

    选在这个时候动手,怎么看,对起兵的一方都非常不利,颇有些狗急跳墙拼死一搏的意味。

    可按他们之前的行事来看,却不是这样有欠考量的人。

    ——其他人便不说了,单只张家的叔父和秦老爷子,绝不会做这种糊涂事。

    三人琢磨了一会儿,对视一眼同样一无所获,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落在了一直没有说话、兀自沉思的贺林轩身上。

    贺林轩迎上他们的目光,缓缓地吐出一句:“看来,不到成王败寇见分晓的时候,北地这仗是打不完了。”

    章节目录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三章

    不到成王败寇见分晓的时候, 北地的仗就打不完?

    贺林轩时常语出惊人,三人总有跟不上他思路的时候。

    兄弟二人已经习以为常, 沉住性子开始深思他话中深意。

    张河就没有这么好的耐性了,追问道:“林轩,你此话何意?难道北地这仗有大凶险?”

    他虽出身军伍世家,但毕竟是哥儿,行兵打仗的事也是一知半解。

    但在他心目中, 论打仗没有人是他阿父的对手。

    不见北边的蛮人,这些年都被他阿父打老实了吗?

    大梁内地这些驻军要不是仗着人多势众,北疆军士打起来就和砍瓜切菜一样容易。

    所以张河对这场战斗的胜负完全不担心,他只忧心阿父要背负的罪责和正在受的苦难。

    可贺林轩却说这仗没那么容易打完, 又是什么意思?

    闻言, 李文斌兄弟干脆也停下毫无头绪的思考,看向贺林轩。

    贺林轩起身, 说他先去拿件东西让他们稍安勿躁。

    李文斌见他出去了,想起来要给兄嫂倒茶驱寒,也忙跟了上去。

    贺林轩取来的是一卷地图——除了军方,大梁地图只在皇宫御书房才有保存。

    贺林轩手里这卷, 是他自己从各州地方志的小地图里拼凑出来的,画得非常详尽。

    虽免不了和实情有一定的出入,但却也是一个难得的参照物。

    李文武一见这图,就知道贺林轩这段时间没少琢磨局势,心中定已经有章程,心就先安定了一分。

    又拍着张河的手让他先喝口茶冷静一下, 仔细听弟婿说话。

    贺林轩把地图在桌子上铺开,另拿出纸笔,递给李文斌。

    他道:“这段时间北边和南边的消息陆续传来,有些事情我一直摸不着头脑,可是现在我大概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了。”

    贺林轩此人最擅长抽丝剥茧,骨子里又没有天地君亲师的通病,敢想常人所不敢想。

    再则,他通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

    就算从前只在商场里小打小闹,没有成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阴谋家,可多少也能猜出那些野心家的想法,预测他们的行动。

    “咱们从头说起来,这第一件,就是北地的旱灾。”

    贺林轩让李文斌在纸上做些记录——这是为了张河考虑。以李家兄弟的头脑能很快跟上他的思路,张河就有些吃力了。

    “近几年,北地九州,从咱们南面的东海州,到最北面的北漠城,收成都不景气。”

    贺林轩边说边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

    “尤其是这三年,几乎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去年就是灾情最重的一年。

    还有南边,几乎每年都有水涝之患,去年也是最严重的时候。堤坝都垮了,淹没了十数村庄。

    听王山信上说,到现在,重建的堤坝都没开始动工。

    但是,物极必反。

    从今年就能看出来,天象已经在好转,想来不会比去年的年景更糟糕了。

    正所谓天灾人祸,百姓颠沛流离,人心浮动。

    天时,地利,人和。

    这三点几乎都凑足了,正是起兵的好时机。

    所以,他们会在这一两年内动手,我一点都不意外。”

    李文斌边写下第一点,边点头,李文武夫夫也是一脸赞同。

    贺林轩接着说:“第二件,就是奇石示警。”

    “虽然警示语中有指明昏君当道,天地不容的意思,生出不少议论。但有皇帝和陈党一力压着,这件事起不了大风浪。所